绵阳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绵阳车站快餐服务200元
穿过绵阳火车站那永远熙熙攘攘的出站口,各种声音和味道便扑面而来。拉客住宿的、招呼打车的,人声鼎沸。就在这一片嘈杂里,偶尔能听到一些零碎的对话,比如那句“200一次快餐”,像是某种心照不宣的暗号,在特定的人群中悄悄传递。
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这“快餐”指的当然不是肯德基麦当劳。它背后代表的,是游弋在车站这个特殊地带的、一种地下的性交易。车站嘛,人来人往,流动性极大,成了某些灰色行当天然的庇护所。这“绵阳车站快餐服务200元”,说白了,就是一个摆在明面下的价格体系。
车站的昼与夜
白天,这里一切秩序井然。警察巡逻,旅客匆匆,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下。可一旦夜幕降临,气氛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。灯光照不到的角落里,一些身影开始活跃。他们会打量着独行的男性旅客,凑近了,压低声音快速报出价格和“服务”内容,整个过程快得像真正的快餐,谈妥就走,毫不拖泥带水。这种交易充满着警惕和不确定性,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
我就在想,为什么是火车站?大概是这里充满了短暂的相遇和分离吧。一些人在这里放下牵挂,一些人在这里寻找慰藉,虽然是畸形的。那种离别的愁绪、等待的焦灼,或者独自在异乡的孤独感,很容易让人想抓住点什么,哪怕只是一瞬间的、虚假的温度。这“200一次快餐”,就成了最直接、也最危险的出口。
而且你看,“绵阳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”这个说法,本身就带着一种赤裸裸的商品化味道。把人本身,以及最私密的关系,简化成一个冰冷的价格标签,放在车站这个公共空间里叫卖。这背后牵扯的东西,可就太多了。女性的物化、社会管理的漏洞、流动人口的情感空洞……每一个点,都像一根刺。
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明显是刚下火车的务工兄弟,他们脸上带着疲惫,或许也在犹豫要不要尝试这种“快餐服务”。对他们来说,这可能是辛苦一年后,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放松方式。想到这儿,又觉得心情有点复杂。需求催生市场,这话虽然冷酷,但放在这里,好像又有点道理。
风险和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。法律的红线就摆在那里,治安管理处罚的力度从来不小。更别提那些看不见的健康威胁,以及可能遇到的诈骗和勒索。为了这短暂的“快餐”,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那两百块钱。这实在是一场输面极大的赌博。
车站本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重逢的地方。是归家的人看到的第一盏灯,是远行的人告别的最后一个拥抱。它不应该被这样的灰色阴影所笼罩。每一次这样的交易发生,都是对这片空间纯粹性的一次玷污。那股由人体、香烟和廉价香水混合而成的、若有若无的气味,总让人觉得,这火车站的味道,似乎哪里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