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林郭勒大学城喝茶资源群,霍林郭勒大学城品茶交流群
最近好多同学在问,咱们霍林郭勒大学城附近有没有能安静喝茶的地方?这事儿还真巧了,上周我刚在老乡群里看到有人分享了个“霍林郭勒大学城喝茶资源群”,顺手就加了进去。
说真的,刚进群那会儿我还挺纳闷,现在年轻人不都捧着奶茶自拍吗?结果你猜怎么着,群里有百来号人,每天消息唰唰地刷新。有人问图书馆附近新开的茶室奥颈贵颈稳不稳定,也有人晒出在宿舍用便携茶具泡的正山小种,紫砂壶边还摊着本《传播学概论》——这画面莫名让人心里踏实。
茶香里的意外收获
记得有回在群里看到个消息,说南门巷子里藏着家夫妻店,老板每年春天都亲自去福建收茶。我和室友循着找过去,果然在修车铺和网吧中间发现个竹帘低垂的小门脸。老板娘正在教两个学生闻香,蒸腾的水汽里飘着兰花香,那个下午我们聊茶具包浆,也聊线性代数,临走时还认识了隔壁学院的球友。
现在这个霍林郭勒大学城品茶交流群都快成生活宝典了。上周叁深夜,群里突然有人问:“明天专业课展示,现在哪里能买到提神不伤胃的茶?”没过五分钟就弹出叁条回复:学子超市24小时营业的柜台有独立包装的普洱小沱,西门外的自助茶室扫码就能进,还有个同学直接说:“我宿舍有茶样,现在过来拿?”
有时候觉得,这些散落在校园各处的茶客就像隐形的坐标。你在教学楼里擦肩而过的同学,可能在群里分享过如何用保温杯闷泡老白茶;自习室对面那个总是带着青瓷茶杯的学姐,或许昨天刚在群里科普过如何辨别做旧茶。这种若即若离的连接特别奇妙,既保留了独处的自在,又随时能踏入温暖的烟火气。
前天看见群主在组织周末的茶会,说是在教师公寓区的共享厨房,每个人带一款自己家乡的茶。翻着不断刷新的报名接龙,我突然想起四年前刚来大学城时,总抱怨这里除了教学楼就是食堂。现在透过氤氲的茶汤再看,原来我们早已在杯盏相碰中,把这片土地喝出了家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