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光找大活的地方,寿光找工作好去处
最近好些朋友在打听寿光找大活的地方,这事儿我还真有点心得。毕竟在咱们这儿,找活干可不能光等着机会上门。
早上六点的劳务市场早就挤满了人,工头们的叁轮车刚停稳,人群就围上去了。"大棚今天要五个绑蔓的""装卸蔬菜缺两人"——这些零活来得快散得也快,手慢的根本抢不着。我头两回就是傻站着看,第叁天学聪明了,天没亮就揣着馒头去占位置。
找活的那些门道
其实在寿光找工作好去处不止劳务市场。菜博会期间各大园区都在招临时工,虽然就忙活那一个月,但包吃住还能学点新技术。去年我在西红柿馆干过,现在家里阳台种的草莓就是用那时学的立体栽培。
要说稳定些的,还是得看那些蔬菜加工厂。特别是遇到洋葱、胡萝卜丰收的季节,生产线24小时转着,两班倒的工作能让腰包鼓上好一阵子。不过这类活计最好提前打听,我一般都是直接去厂区门口看招工启事。
现在年轻人找活路子和我们不一样了。前阵子碰见老李家的闺女,举着手机在蔬菜基地直播,说是要把咱们寿光的蔬菜卖到全国。这活儿听着新鲜,但她那个月收入顶我搬叁个月黄瓜。
记得刚开始找活那会儿总碰壁,有回说好去收大葱,结果赶到地头发现已经收完了。后来才明白,得和几个靠谱的工头保持联系,他们手里经常有急活,专找熟手。慢慢积累下来,现在我微信里存了十几个种植大户的电话。
其实在寿光找大活的地方,关键是要腿勤快。我习惯每天骑电动车转悠,看看哪些大棚在整修,哪些合作社在扩建。上个月就是看到新建的育苗基地在架钢管,当场就找到了半个月的安装活儿。
这些年最大的体会是,光有力气不够,还得会看行情。比如清明前后大棚换膜需要大量人手,而冬至前后则要赶着收越冬蔬菜。摸准这些时节,就像知道河里什么时候会有鱼群经过。
最近发现个新路子,有些农业公司开始招会开无人机的,说是要喷洒叶面肥。我这个年纪学新技术确实费劲,但家里侄子去培训了叁天就上岗了,现在天天在田埂上摆弄那个会飞的机器。
在寿光找工作好去处确实不少,但好活计就像地里的好苗子,需要耐心寻找和适时把握。每次站在田间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,我就觉得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,只要肯弯腰流汗,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菜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