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茶饮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15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敦煌女子学院后街有家叫"拾光茶语"的小店,木招牌被太阳晒得发白,檐角挂着的风铃总是叮当作响。第一次推开门时,老板娘正踮脚给绿萝浇水,头也不回地说:"随便坐,普洱刚醒好。"

午后叁点钟的光线斜斜穿过格窗,在旧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几个女生窝在角落沙发里,课本摊在膝头,吸管轻轻搅动着玻璃杯里的柠檬片。这种松弛感让我想起大学时总爱溜去后门奶茶店的日子——那时候五块钱的珍珠奶茶就能换来整个下午的惬意。

茶香里的烟火气

老板娘四十来岁,系着靛蓝围裙,泡茶时小拇指总会不自觉地翘起来。"她们管这儿叫第二自习室,"她笑着指指墙上贴满的便签纸,"去年有个姑娘考上了敦煌研究院,临走前在这儿喝了整整叁年叁泡台。"

茶单用粉笔写在黑板上,字迹经常被雨水晕开。最受欢迎的是杏皮水,用李广杏干熬的,酸甜适中。偶尔会有姑娘跑来商量:"阿姨,能多给我加两颗红枣吗?今天生理期。"这时候老板娘总会默默把陶瓷杯换成保温杯,舀蜂蜜的勺子也会多抖两下。

暮色四合时最热闹。刚下课的女生们叽叽喳喳涌进来,帆布包挨着帆布包挤满长桌。有人抱怨古代文学史太难背,有人分享实习遇到的新鲜事,吸管戳破奶盖的瞬间,总能激起一阵小小的欢呼。这些鲜活的生活片段,让敦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变得立体起来。

藏在茶汤里的时光

临窗的卡座最抢手,能看见整条后街。春天风沙大的时候,姑娘们会用丝巾裹住头跑来,发梢还沾着细沙;秋夜则常有人抱着吉他坐在窗外石阶上,弹不成调的《阳关叁迭》。

记得某个雪夜,有个女生捧着玫瑰八宝茶发呆。原来她刚收到莫高窟实习的通知,既兴奋又忐忑。"每次看到285窟那些飞天,都觉得她们在对我说话,"她的眼睛在水汽里亮晶晶的,"现在轮到我去守护她们了。"

这样的校园后巷茶饮时光,早已超出普通消遣的范畴。茶香里沉淀着青春的选择,也浸泡着对这座古城复杂的情感。那些在茶杯里旋转的梦想,终将找到落地生根的方向。

风铃又响了,新来的客人在看茶单。夕阳把"拾光茶语"四个字镀成蜜色,像凝固的时光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曾经的姑娘们散作满天星,仍会记得在这个校园后巷茶饮时光里,有过怎样滚烫的心事和清甜的慰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