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,福泉学生300元随时服务
最近在福泉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这么一句话——"福泉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"。第一次看见时,我还真愣了会儿神。现在学生都这么拼了吗?叁百块就能随时帮忙解决问题?这听着既新鲜又有点让人好奇。
我有个在老城区开便利店的表姐,上周正好碰上店员请假,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试了试这个服务。结果真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半小时内就骑着共享单车赶来了,理货、收银、招呼客人样样利索。表姐说那孩子忙完满头是汗,却还记得把货架上的矿泉水瓶摆成整齐的波浪形。
藏在叁百块背后的故事
后来慢慢了解到,这些学生大多来自本地的职业院校。计算机专业的帮着修电脑,学护理的能陪老人量血压,旅游管理系的甚至能当半日导游。有次在西门街奶茶店,听见两个女生边贴宣传单边聊天:"这个月攒够钱就能买绘板啦""那我再接两单给你凑点"。她们笑得眼睛弯弯的,吸管戳着杯底的珍珠啪啪响。
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:现在兼职时薪普遍15-20元,而要凑够300块常常得连续工作好几天。但像这样通过灵活接单,有时候一天就能完成目标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年轻人正在把课堂知识撒进现实土壤里。我见过学园艺的学生帮小区改造花坛,他蹲在月季丛里念叨"腐殖土要混沙壤土",那专业范儿让物业主任直点头。
当然也有人担忧会不会影响学习。但接触过几个孩子后发现,他们反而更懂时间规划了。有个叫小林的男生给我看他的课程表,空白处用彩笔画满了小格子:"周叁下午没课去教小朋友编程,周末上午复习,下午能接叁单。"他说现在一个月能存下八百块,比总向家里要钱踏实多了。
这种服务能生根发芽,或许正是因为戳中了当下的某种需求。年轻人想要更自由的搞钱方式,街坊邻里又盼望有靠谱的临时帮手。就像社区超市王阿姨说的:"上次停电时急着盘货,随手叫来个学会计的姑娘,计算器按得比我们老会计还溜呢!"
夜色里的福泉古城墙下,我见过刚结束代驾服务的男生靠着电动车背单词。车筐里放着安全头盔,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他专注的侧脸。这代年轻人正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,把青春兑换成向前奔跑的燃料。而那句在微信群里转来转去的"福泉学生300元随时服务",早已不只是广告语,更像他们写给这座小城的叁行情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