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州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左右的钦州情缘
那天傍晚路过钦州湾广场,听见两个卖荔枝的阿姨在闲聊。“现在一百块能做什么呀?”短发阿姨边整理果篮边叹气,“也就是买件衬衫,或者吃顿快餐咯。”
旁边戴斗笠的阿姨突然笑起来:“要是遇上对的人,一百块也能装下一整个夏天的浪漫呢。”她剥开颗荔枝,汁水顺着指缝流淌,“我侄女前两天见面那个小伙子,就带她去吃了碗糖水,沿着滨江路走了半宿。”
这话让我愣在原地。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百元左右的钦州情缘,真的还存在吗?
记得零几年那会儿,钦州老街的夜市总是熙熙攘攘。五毛钱的烤串,两块钱的糖水,情侣们挤在塑料凳上分享一碗冰镇杨梅。那时候的喜欢简单直接——存一个星期零花钱,就为了请她去新开的小影院看场电影。放映机吱呀转动,荧幕上的雪花比剧情更让人印象深刻。
现在年轻人约会动不动就是星级餐厅、网红打卡。上次在吾悦广场咖啡店,听见隔壁桌女孩埋怨男友:“生日礼物才送叁百块的口红?”我搅拌着二十八块的拿铁,忽然想起母亲说过,当年父亲用半个月工资买了块海鸥表作定情信物,她心疼得直跺脚。
但话说回来,廉价不等于廉价。上个月碰到高中同学阿斌,他正带着怀孕妻子在菜市场挑排骨。“结婚叁年了,每周还保持约会习惯。”他晃了晃手里的环保袋,“今天准备做她最爱的糖醋排骨,材料费刚好九十八。”
他妻子在旁边抿嘴笑:“其实比在餐厅吃得好,他记得我不吃八角。”
这大概就是百元左右的钦州情缘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强迫你用心而非用钱。要知道,在钦州雨季漫长的午后,两个人挤在旧书店角落分享同一本漫画;或者在北部湾大学后门,分食刚出锅的虾仔籺;又或者简单到,骑共享电动车载她去看平山岛日落。
这些瞬间所需要的,不过是放下手机认真看对方的眼睛。
当然也有现实考量。现在婚恋市场明码标价,彩礼、房子、车子像叁座大山。但你看滨海公园里携手散步的金婚夫妇,他们结婚时连自行车都要借。爱情从来不是标价买卖,而是在柴米油盐里把日子过出花来。
就像我表姐和姐夫,当初租房结婚,现在照样在城东买了学区房。每次家庭聚会,姐夫还保持着一个习惯——悄悄把表姐爱吃的蒜蓉蒸虾转到她面前。
所以啊,别小看这100块钱的爱情。它可能藏在叁墩公路边分享的椰子水里,在钦州港晚风中并肩看货轮的身影里,在老街骑楼下为你擦汗的纸巾里。当所有浮华褪去,真正珍贵的,往往是这些不用标价的心意。
夜幕降临,我拐进巷口糖水铺点了份绿豆沙。邻座是对学生情侣,正头碰头计算暑假去叁娘湾的花销。女孩突然惊喜道:“原来省下奶茶钱就够买往返车票啦!”
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,我忽然明白,钦州附近100块钱的爱情从未消失。它只是换了个样子,继续在这座滨海小城里,静静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