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那里有站小巷的,小巷深处有站高密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7:32:12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密那里有站小巷的

你说这事怪不怪?前阵子我路过老家高密,在汽车站附近转悠,忽然听见两个外地人在问路。一个说:"师傅,打听个事儿,高密那里有站小巷的?"另一个接话:"对,就听说小巷深处有站高密的。"我当时听着就乐了——这话听着别扭,可仔细琢磨,又好像有点道理。

我在这片老城区长大,车站西边确实有条巷子,我们都管它叫"站前巷"。说它是个巷子吧,其实挺宽敞,能并排走两辆叁轮车。可你要说它是个正经街道,它又偏偏被两排老屋夹在中间,屋檐挨着屋檐,夏天晒不着太阳,雨天淋不着雨。巷子口常年有个修自行车的老李头,他的摊子就像个地标,谁要说找站前巷,当地人准会回一句:"就修车摊子旁边那条道!"

这巷子有意思得很。早上五点多,第一笼包子出屉的香味能把半条巷子的人香醒。卖豆浆的崔嫂总是扯着嗓子喊:"浆子——热乎的!"那声调拖得老长,最后一个"的"字还要往上扬,听着跟唱戏似的。这时候你就会发现,高密那里有站小巷的这个说法还真不是空穴来风,这条巷子确实靠着车站,也确实藏着高密最地道的早市。

往巷子深处走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下雨天能照出人影儿。墙根底下冒出来的青苔,一层迭一层,厚的能掐出水来。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老门楼,有的门楣上还留着"耕读传家"的字样,只是年月久了,金粉掉得差不多了,要凑很近才能认出来。你说小巷深处有站高密的,我倒觉得,这些老物件才是真正站着的高密。

记得小时候,巷子中间有棵大槐树,树下总是聚着下棋的人。王大爷和李叔能在棋盘前坐一下午,就为了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。要是谁赢了,准会掏钱让旁边小卖部送几瓶汽水来,输的人也不恼,咕咚咕咚喝完接着来。现在想想,那棵槐树底下,装了多少人的童年啊。

前年旧城改造,听说站前巷要拆,好多老街坊连着几宿没睡好。后来不知道谁牵的头,大家联名写了封信,说这条巷子不光是条路,更是活着的记忆。最后还真管用了,改造归改造,老槐树留下来了,青石板路也留了一半,修车摊子给挪到了巷子口更显眼的位置。

现在你再去看,巷子还是那个巷子,只是多了些新面孔。原来的剃头铺子变成了发廊,但老师傅还在,只是从拿着推子变成了用电推子。杂货店改成了便利店,可崔嫂的豆浆摊还在老地方,她说在这卖了叁十年豆浆,换地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。

昨天我又路过那儿,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拍视频,嘴里念叨着:"这就是网上说的那个小巷深处有站高密的..."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就像个会讲故事的老者,不管外面怎么变,它总能用自己方式,把高密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。老李头还在修车,只是旁边多了个共享单车维修点,他说这叫新旧结合,巷子要活,就得跟着时代走。

夕阳西下的时候,站前巷最美。余晖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青石板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。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下班的人提着菜匆匆往家赶,炊烟从各家厨房飘出来,混着饭香。这个时候你站在巷口往里看,忽然就明白了——高密那里有站小巷的,说的不只是地理位置,更是这种抹不去的人间烟火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