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,桂平150元辩辩扫码联系小妹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55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本地一些小巷的电线杆和公共厕所门上,经常能看到印着“桂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的贴纸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见这个的时候我愣了好几秒,这行字写得明明白白,下面还配了个有点模糊的二维码。

我拿着手机犹豫了半天。你说扫吧,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;不扫吧,又按捺不住那点好奇心。这种广告现在好像越来越多了,有时候是贴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,有时候是塞在汽车挡风玻璃上。格式都差不多,总是强调“150元”这个价格,然后配上“蚕蚕联系”“扫码即约”之类的字眼。

街角偶遇的扫码经历

那天晚上加班回家,又在小区门口的快递柜上看到一个。这次我实在没忍住,掏出手机扫了那个码。你说这不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联系方式吗?结果跳出来一个蚕蚕号的添加页面,头像是个挺模糊的女孩子照片,地区显示确实在桂平。

我盯着手机屏幕发了会儿呆。这要是加了对方,接下来该怎么开口?直接问“是不是150元”?这也太尴尬了。要是不问清楚,万一加了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,那不是更麻烦?而且这种来路不明的联系方式,谁知道后面会是什么情况。

最后我还是退出了页面。倒不是说有多高尚,主要是心里直打鼓。现在网络诈骗这么多,这种来路不明的联系方式,万一是陷阱怎么办?再说了,就算真的联系上了,到时候来的会是什么人?会不会有危险?这些问题在脑子里转来转去,最后还是决定算了。

后来我跟几个朋友聊起这事,发现他们也都见过类似的广告。有个朋友说,他上次在网吧厕所里看到,差点就扫了,最后还是没敢。另一个朋友更逗,说他试过加那个蚕蚕,结果刚加上还没说话,对方就发来一堆莫名其妙的表情包,然后直接把他拉黑了。

说真的,这种“桂平150元辩辩扫码联系小妹”的广告,现在简直成了我们这小县城的一道“风景线”了。有时候我在想,这么明目张胆地贴广告,难道就没人管管吗?而且这个价格定得这么明确,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?

有一次我特意留意了下,发现在老城区那种比较旧的居民楼附近,这种广告特别多。而且贴的位置都很刁钻,都是在摄像头拍不到的死角。看来贴广告的人也挺精的,知道怎么避开监管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怎么还有人用这么老套的方式招揽生意?要说起来,现在各种社交软件这么多,真想找点乐子,方法多的是。用这种贴二维码的方式,感觉就像十年前的做法似的。
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亲戚说过,这种小广告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情况。有时候是诈骗,等你转了钱就把你拉黑;有时候可能涉及更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。他说要是真有人因为扫这种码出了事,那真是哭都来不及。

现在每次看到“桂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这种广告,我都会加快脚步走开。倒不是说我有多清高,主要是觉得为了这点好奇心冒风险,实在不值当。再说了,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,有那闲工夫和闲钱,还不如约几个朋友吃顿饭来得实在。

有时候我在想,这些贴广告的人要是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正道上,说不定早就发家致富了。你说这大半夜的偷偷摸摸贴广告,既要防着警察,又要躲着城管,挣这份钱也挺不容易的。

不过说到底,这种“桂平150元辩辩扫码联系小妹”的现象,确实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。为什么明明知道有风险,还是有人会去尝试?为什么这种生意能一直存在?这些问题,可能比广告本身更值得思考。

现在走在桂平的大街小巷,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广告的存在。只是每次看到的时候,心里都会忍不住嘀咕:这都2023年了,怎么还有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?难不成真有人会去扫码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