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州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火车站小径
达州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火车站小径
每次从达州火车站出来,我都不急着去赶公交车或者打出租车。心里头总惦记着旁边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说真的,它和全国无数个火车站旁边的巷子长得差不多,窄窄的,两旁是些老旧的楼房,墙面上贴着各式各样、层层迭迭的小广告。但不知道为啥,这条达州火车站小巷子对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,好像一走进去,就能闻到一股子真实的、热乎乎的市井味道。
拖着行李箱走在石板路上,轮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,和周围嘈杂的人声、小贩的叫卖混在一起,倒成了一首特别的迎宾曲。巷子口第一家,总是那个卖炸洋芋和凉面的小摊,油锅里滋滋作响,那股混合着辣椒面和花椒的香气,猛地就往你鼻子里钻。坐了一路的车,人正昏昏沉沉的,被这味道一激,胃口“嗖”地一下就醒了。老板娘手脚麻利,一边拌着佐料,一边和熟客拉着家常,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,什么娃儿考试成绩啦,哪里的菜又涨价啦。这些话,可比任何欢迎词都来得亲切。
再往里走,景象就更丰富了。有五金店老板坐在小马扎上修理着水龙头,有旅馆拉客的大姐用带着浓郁乡音的普通话招呼着过往的旅客,声音不高不低,刚好能让你听见,又不会觉得厌烦。抬头望去,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晾着衣服,有的还摆着几盆绿植,在灰扑扑的背景里顽强地透出点生机。这条巷子,它不像火车站大厅那样,每个人都行色匆匆,像个过渡的通道。这里的一切,都是在实实在在地生活着。
我有时会想,人们为什么总爱往这种地方钻呢?也许,是因为在那些高大明亮的现代化车站里,我们只是一个代号,一张车票,一个需要被快速疏散的旅客。而在这里,在这条邻近的火车站小径上,我们能瞬间找回作为“人”的感觉。酸甜苦辣,吃喝拉撒,都摊开在这里,简单,直接,没有一点遮掩。它就像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,看着微小,却流淌着最鲜活、最有温度的血液。
巷子的尽头,连着更宽阔的马路,那边是高楼大厦和飞驰的汽车。我站在这个交界处,回头又望了一眼那条幽深、嘈杂的巷子。火车站的广播声隐隐传来,提醒着我旅途的下一站。但这一刻,因为走进了这条达州火车站小巷子,我感觉自己不只是路过,而是真真切切地,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