沅江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沅江微信附近人500元约见
最近在沅江刷微信的时候,总能看到些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信息。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,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又是那个熟悉的定位推送——"附近的人500元一次"。说实在的,这种明码标价的消息,就像夜宵摊上那些油腻腻的烤串,闻着香,可谁知道吃进肚子里会闹出什么毛病。
我们小区门口保安老张前两天还念叨,说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推送防不胜防。他侄女在城西读高中,上周差点被人用类似的话术骗出去。要不是班主任及时发现,指不定要出什么事。这话听着让人后背发凉,这些藏在手机屏幕后面的交易,哪有什么保障可言?
那些闪烁的头像背后
说实话,谁没在深夜感到过孤单呢?但要是因为一时寂寞就点开那些闪烁的头像,后面的麻烦可就大了。我同事小王前阵子就差点中招,对方先是发来模棱两可的暗示,接着就要他转500元定金。得亏小王留了个心眼,上网查了查类似案例,发现这都是老套路了——先收定金,再收保证金,最后直接拉黑。
现在这些人的手段可精明了,不光在微信附近的人里活动,还经常换着说法包装。像"沅江微信附近人500元约见"这种,听着比直白的交易委婉些,可本质上还不是一回事?我寻思着,这不就是给危险交易披了件稍微体面的外衣么?
要是真有人动了心思,想着就试这么一次,那后面的连锁反应可不敢想。轻则钱财受损,重则人身安全都成问题。再说了,现在个人信息泄露这么严重,天知道对方会不会留下你的把柄。
前几天路过沅江大桥,看见派出所的民警在发反诈传单。有个老大爷看得特别认真,嘴里还念叨着:"现在的年轻人啊,就爱在手机里瞎折腾。"这话虽然说得直,但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。有些看似方便的约见,背后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我有个在网安局工作的朋友说过,他们最近处理的好几起纠纷,都是从这种"500元约见"开始的。双方当时说得挺好,可真见面了就各种问题。有临时加价的,有冒充他人身份的,最离谱的是还有人遭遇了敲诈勒索。
其实冷静想想,这些打着"约见"旗号的服务,说到底都是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游走。沅江这么个小城,熟人社会里难免会有风言风语。要是因为一时糊涂沾染上这些,以后在亲戚朋友面前还怎么抬头?
夜深人静的时候,与其盯着那些来路不明的推送,不如给自己泡杯热茶,翻翻枕边书。或者约上叁五好友,去江边大排档吃个宵夜。这些踏实的温暖,不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约见来得实在?
现在每次看到微信弹出新的好友申请,我都会多留个神。要是对方开口就提钱,说什么500元见个面,直接拉黑最省心。这年头,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和人身安全比什么都强。
其实在沅江这个小城里,想要认识新朋友有的是正经途径。周末的读书分享会,江边的夜跑团,还有社区组织的义工活动,哪个不是既能拓宽社交圈,又能充实生活?何必非要走那些歪门邪道。
有时候我在想,可能正是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太快,很多人都忘了该怎么正常交往了。一上来就谈价钱,把人和人的关系变得跟买菜似的,这样的约见,就算成了又有什么意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