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台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九台品茶选举初选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2:36:56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九台老城区,总能看到“九台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的招牌在夕阳里泛着光。说来有意思,隔壁街不知什么时候也开了家“九台品茶选举初选工作坊”,两家门面隔着不到五十米,倒成了街坊们茶余饭后的新鲜谈资。

巷子口的陈大爷是工作室的常客,他端着白瓷杯慢悠悠地说:“这儿不像茶馆,倒像是个唠嗑据点。”确实,里间总围着七八个人,捧着今年新炒的龙井,话题从春茶品质跳到社区改造,偶尔还会为公共事务争得面红耳赤——倒真应了“海选”这个名头。

茶香里的民主实践
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穿棉麻衫的中年人,他说最初就想找个能让街坊畅所欲言的地方。每周末的“喝茶议事会”最有意思,谁对社区绿化有想法,或是觉得垃圾站位置不合理,都能在茶香里说道说道。有回讨论停车位划分,两派人各执己见,最后竟用投票选出了最稳妥的方案——这大概就是“九台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名字的由来。

而斜对面的工作坊另辟蹊径,他们每月举办“茶叶盲品会”。用主理人的话说:“好茶叶要经过初选,好主意不也一样?”街坊们蒙着眼品尝叁款茶,凭着舌尖感受投票选出最佳。这种带着游戏意味的民主实践,让很多从前不关心公共事务的年轻人也乐得参与。

记得上个雨天,我在工作室里遇见来调研的社区书记。他握着保温杯感慨:“原来民主协商可以像喝茶这么自然。”确实,当议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,那些写在文件里的词汇突然就落到了青瓷茶盏中。

这两家看似在打擂台,实则像太极的两仪。工作室重在对公共议题的广泛征集,是“海选”;工作坊专注对具体方案的细化推敲,是“初选”。茶客们常常上午在工作室拍桌子争论,下午又坐在工作坊里心平气和地品茶——民主协商原来也需要不同的节奏。

最近巷子里的桂花开了,工作室正在征集社区文化节的方案。而工作坊那边,初选出来的几个备选方案已经贴在了公示栏。路过的大妈看看左边又瞅瞅右边,笑着说:“这两家啊,像极了咱们过日子,既要七嘴八舌的热闹,也要细嚼慢咽的琢磨。”

茶凉了再续,话断了再接。两家特别的“议事茶馆”悄悄改变着这条老街的生态,让协商民主在氤氲茶香中,长成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