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同城扫码新茶,同城新茶扫码品鉴
这两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衢州同城扫码新茶”的消息,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纳闷这是什么新花样。直到上周路过南湖广场,看见几个年轻人站在茶摊前举着手机扫码,才忍不住凑过去看了个究竟。
戴着鸭舌帽的小陈正麻利地给客人泡茶,他掏出手机让我扫了码:“这是咱衢州本地茶农刚摘的九龙山毛峰,扫码就能看到茶叶从采摘到炒制的全过程。”我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,清冽的茶香在嘴里化开,确实比超市买的茶叶多了几分鲜灵劲儿。
这茶到底特别在哪儿
坐在茶摊前的小马扎上,我跟小陈聊开了。他说现在很多茶摊都升级成了“同城新茶扫码品鉴”模式,扫个码就能知道手上这杯茶的来历。这话让我想起去年买龙井踩的坑——包装上印着“明前特级”,泡开却满是碎叶子。
“现在不一样啦,”小陈指着二维码旁边的数字,“这是茶园的实时温度湿度,这是炒茶师傅的工号。前两天还有个客人,扫码发现炒茶的是他远房表叔,当场订了十斤说要送人。”听着挺有意思,我又扫了旁边几款茶,果然每款都有专属档案,连采摘时候的天气都记录得明明白白。
正说着,来了位满头大汗的外卖小哥:“老样子,两杯开化龙顶。”小陈边打包边告诉我,这位小哥每天这个点都会来带茶,说是送完单喝一杯特别解乏。看来这种看得见来源的喝茶方式,确实让不少上班族放心多了。
在茶摊待了个把小时,发现来买茶的有遛弯的大爷,也有打扮时髦的年轻人。有个姑娘说她每周都来尝新茶,最近迷上了江山绿牡丹,还掏出手机给我看她收藏的茶山照片。看着她相册里漫山遍野的茶树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也爱上这种买茶方式了。
天色渐暗,茶摊亮起暖黄的串灯。我临走前又要了杯杜泽茉莉,扫码时注意到今天这批茶是凌晨四点采摘的。捧着温热的纸杯走在回家路上,茶香随着脚步轻轻飘散。或许这就是现代人接触传统茶文化的新起点吧,既留住了茶叶本真的味道,又添了份数字时代的踏实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