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阴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共饮香茗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9:44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窗外的老槐树正抽着新芽,华阴中学高二(3)班的同学们却没人往外张望。他们围坐在课桌前,面前摆着白瓷茶盏,氤氲热气裹着茶香在春日午后缓缓升腾。

“这泡是我们华阴本地的泉坡毛尖。”李老师轻轻晃着手中玻璃公道杯,“大家注意看汤色,是不是清亮中带着些微黄?”坐在前排的刘琳俯身细看,鼻尖几乎要碰到杯沿:“咦?和我们家平时泡的好像不太一样?”

茶香里的家乡味

“问得好!”李老师眼睛一亮,“咱们华阴产茶历史少说也有叁百多年了。老一辈人说啊,当年乾隆爷下江南,喝了这茶都连说叁个‘鲜’字。”同学们都笑起来,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格外轻松。王明宇端起茶杯先闻了闻,才小心啜了一口:“真的哎,有种...有种雨后青草的味道。”

坐在角落的张晓忽然举手:“老师,我奶奶说从前采茶要赶在清明前,那时候茶叶最嫩。现在咱们喝的这茶,是不是也算明前茶?”这个问题让李老师颇为惊喜,她转身在黑板上画起茶叶采摘的时间轴,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看。

这堂特别的品茶课已经上了小半年。起初还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,没想到孩子们的成绩不降反升。语文老师发现,学生写作文时观察更细致了;历史老师也感慨,讲到茶马古道时,同学们眼里都闪着光。

窗外的麻雀落在枝头,歪头瞧着教室里这群捧着茶杯的年轻人。刘琳在笔记本上认真记着:“泉坡毛尖——干茶呈螺髻状,汤色黄绿明亮,滋味鲜爽回甘。”写到这里她顿了顿,添上一句:“像把春天的山泉水装进了杯子里。”

李老师走到教室中央,给大家续上第二泡:“都说品茶如品人生,咱们华阴的茶更是如此。第一泡青涩,第二泡醇厚,就像你们这个年纪,正在慢慢舒展自己的味道。”这话说得同学们若有所思,王明宇盯着杯中舒展的茶叶,忽然觉得这小小的叶片变得亲切起来。

下课铃响起时,不少同学还围在李老师身边问东问西。张晓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茶叶包好,说要带给奶奶尝尝:“她肯定想不到,我们在学校里也学这个。”

夕阳斜照进教室,在空茶杯里投下温暖的光斑。这堂看似普通的品茶课,悄悄在这些年轻人心里种下了种子——对于家乡,对于文化,也对于那些需要静心才能品出的美好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