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林郭勒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茶艺课堂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18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窗台上不知什么时候摆上了几个陶土茶罐,带着毛边的干茶叶子从罐口探出头来。这节课的铃声还没响,几个学生正围着讲台摆弄茶具,玻璃杯里飘着几片嫩绿的茶叶,水汽袅袅升起,把阳光切成细碎的金色光斑。

坐在第叁排的蒙古族女孩其其格第一次端起盖碗时,手腕抖得厉害。“老师,这样拿对不对?”她小心翼翼地把叁件套盖碗捧在掌心,像捧着一只刚破壳的雏鸟。老师走过来,轻轻托住她的手肘:“拇指和中指捏住碗沿,食指虚按盖纽。对,就这样稳住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在分享一个温暖的小秘密。

当奶茶遇见龙井

其其格家里常喝奶茶,阿妈总要把砖茶熬得浓酽,兑上牛奶和盐巴。可当她第一次尝到同学泡的龙井,舌尖突然绽开一片春天。“像是把整片茶园含在嘴里”,她这样形容。那个下午,她学会了用85度的水冲泡绿茶,看着蜷曲的叶片在杯中舒展,像极了草原上渐渐苏醒的野花。

茶艺课最热闹的是分组练习。两个男生为一个冲泡动作争得面红耳赤,直到老师演示了“凤凰叁点头”——水流忽缓忽急,叁次起落,最后恰好七分满。教室里忽然安静下来,只听见水声叮咚。有个调皮鬼小声嘀咕:“这比做数学题难多了!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。

课程进行到一半,老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品茶。有人说是青草香,有人说是板栗味,其其格却想起去年夏天在野山坡采韭菜花的味道。原来每个人的味蕾都藏着不同的记忆。

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开始留意水温与时间的微妙关系。他们发现,同样的茶叶,用刚沸腾的水和晾过片刻的水冲泡,味道竟有天壤之别。就像化学课上的实验,每一个变量都值得认真对待。

渐渐地,课间的饮料从碳酸饮料变成了清茶。有个男生甚至用零花钱买了套简易茶具,说要在弟弟生日时露一手。茶艺课悄悄改变着这些草原孩子的习惯,就像春雨渗入泥土,看不见,却能让草芽悄然萌发。

学期末的展示课上,其其格穿着蒙古袍演示奶茶与清茶的融合冲泡。当她将咸香的奶茶与清雅的绿茶交替奉给评委时,评委老师露出惊讶的表情。这种跨越茶文化的创意,或许正是这片土地上才会生长的智慧。

窗外,九月的霍林郭勒已有了凉意,但茶艺教室总是暖意融融。玻璃杯中的茶叶沉了又浮,就像这些年轻的生命,在时光里慢慢舒展,释放出各自独特的芬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