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山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品茗体验
教室窗台上,白瓷茶壶正冒着热气,几片晒干的野果在玻璃杯里打着转儿。讲台上的老师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,底下十几个孩子低头啜饮着自己手中的茶汤,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——这是阿尔山脚下某间教室每周叁下午的常态。
你可能要问了,学生上课还能正大光明地喝茶?这事儿放在别处或许稀奇,但在阿尔山这片林海环绕的小城,却成了独特的风景。说起来,这事儿还得从去年秋天讲起。当时教语文的李老师发现,孩子们下午上课总犯困,有次她泡了杯本地特有的金莲花茶,满屋清香瞬间唤醒了打瞌睡的学生。这个巧合让她萌生了把茶带进课堂的念头。
茶香里的地理课
如今每周的品茶课,孩子们不仅能尝到不同风味的茶饮,更妙的是各科老师都把茶融进了教学。地理老师带着学生对照地图,寻找茶叶产地的经纬度;生物课观察茶叶在不同水温下的舒展形态;就连作文课也变了样——"描写你手中这杯茶的味道",这个题目让孩子们挠着头,凑近茶杯仔细端详。
"我的茶有阳光的味道!"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举手。这话让老师眼睛一亮,顺势讲起了光合作用。你看,有时候教学灵感就藏在这些生活细节里。
最让人感动的是,这些山里的孩子通过品茶课,渐渐发现了家乡的美好。他们开始留意祖辈采摘的野生黄芩,关注父辈炒制茶叶的手法。有个男孩在日记里写:"原来我们每天看见的山坡上,藏着这么多宝贝。"
茶杯中的改变
说来也怪,自从开展了阿尔山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活动,孩子们的变化看得见。以前坐不住的小男生,现在能安静地等着茶水慢慢放凉;总爱低着头的害羞女生,开始主动分享品茶感受。茶道中那份专注与耐心,正悄悄浸润着这些山林里的心灵。
隔壁班老师好奇来听课,看见孩子们斟茶时小心翼翼的模样,忍不住感叹:"这哪是在喝茶,分明是在学习如何对待生活。"
窗外是连绵的白桦林,室内茶香与书香交融。有孩子说,现在每到品茶日,清晨醒来就充满期待。他们把从家里带来的山珍放进茶杯,同学间互相分享,教室里总是飘着不同的香气——金莲花的清甜,玫瑰花干的馥郁,偶尔还有同学奶奶晒的山楂干。
这样的学子课堂品茗体验,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不算正规教学。但教育不就是应该这样吗?在与一杯茶的对望中,孩子们学会了观察;在分享茶叶的过程中,懂得了关爱;在等待水温适宜的时刻,沉淀了心性。
暮色渐染窗棂,今天的品茶课接近尾声。孩子们小心地把茶杯洗净倒扣,茶香却还在教室里萦绕不去。明天他们还会学习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,但这份与茶为伴的课堂记忆,会像茶汤里舒展的叶片,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静静释放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