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泉那里有站小巷,阳泉站旁小巷位置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1:14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家烧饼铺

来阳泉出差的朋友冷不丁问我:“听说你们这儿有个挺特别的站小巷,具体在哪儿啊?”我当时就笑了,这地方还真不是随便找个地图就能定位的。阳泉那里有站小巷,这话听着像暗号,其实是老阳泉人才懂的市井记忆。

要说这阳泉站旁小巷位置,得从出站口往左拐。穿过那条总飘着烤红薯香味的小路,再绕过两个电线杆,看见一排歪脖子槐树就到了。第一次去的人准会懵——导航在这儿基本失灵。去年带我侄子去,他盯着手机直转圈,最后还得靠卖豆浆的大爷指路。

巷子窄得有意思,两辆电动车错车都得互相点头笑笑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下雨天踩上去要格外小心。最绝的是巷子里的声效,东头修鞋匠敲锤子和西头老板娘擀面条的动静,能形成奇妙的二重奏。

巷口王叔的烧饼铺开了二十叁年,火候从来不用温度计控制。他总说:“你看饼面泛起芝麻大小的焦斑,那就正好。”这种经验啊,比什么智能烤箱都靠谱。往里的裁缝铺挂着“修改人生”的牌子,李阿姨边踩缝纫机边念叨:“裤脚改短两分,人看着就精神叁分。”

其实现在年轻人找阳泉站旁小巷位置,多半是冲着网红奶茶店去的。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奶茶店对面那家旧书店,老板收钱还在用木质钱箱。上次见我翻旅游杂志,他悠悠插话:“你要找风景?这条巷子抬头看,屋檐切割的天空比哪儿都好看。”

傍晚时分最热闹,放学的小孩像溪流般穿过巷子。修表铺的陈爷爷会搬出马扎坐在门口,给孩子们的足球补气。他那个打气筒比孩子们年纪都大,握把磨出了包浆,但每回都能把足球喂得饱饱的。

去年巷子整修,大家最担心的不是施工噪音,是怕惊扰了墙角的爬山虎。那株爬山虎爬了半世纪,每到夏天就给整条巷子穿上绿衫子。施工队老师傅懂行,特意用竹竿给藤蔓做了临时支架。

现在偶尔能看到游客举着相机在巷子里转悠,住叁楼的张奶奶会从窗户探出头:“拍什么呢?这儿就是过日子呀。”确实,晾晒的衣物在微风里摇摆,厨房飘出的炝锅香,这些琐碎反而成了最生动的风景。

有时候觉得,这条巷子像城市的掌纹,每一道皱褶里都藏着故事。新开的甜品店和传统剃头铺子相安无事,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与卖豆腐的叁轮车擦肩而过。这种新旧交织的节奏,反倒让阳泉那里有站小巷始终保持着活泼的生机。

要是哪天你在阳泉站附近迷路了,别急着看导航。跟着飘香的烧饼味儿走,或者寻着修补锅底的敲打声去,说不定转角就会遇见这条有趣的巷子。它不在最显眼的位置,却一直在那里,陪着这座城市慢慢呼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