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城场子不限次喝茶,凤城茶座不限次数品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6:30:2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凤城的老街,总能看到那家熟悉的茶座里坐满了人。门脸上挂着的“不限次续水”的牌子在夕阳下泛着暖光,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走进那里的情景。

那是去年梅雨季的午后,我刚办完事浑身湿漉漉的,掀开竹帘就被满屋茶香裹住了。老板娘拎着铜壶迎面走来:“随便坐,茶钱二十,喝到太阳下山都行。”她顺手往我面前的陶杯里注水,铁观音的兰花香瞬间在水汽中散开。邻桌穿汗衫的大爷正和棋友争论马该怎么跳,柜台边的年轻人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,手边那壶普洱已经续了叁回水。

茶香里的市井百态

后来我成了常客,发现这家场子最妙的不是茶多好,而是那份自在。穿西装打领带的进来,解开领带往椅背一靠;刚买菜的大婶把塑料袋往脚边一搁,掏出毛线针边织边喝茶。有回碰见个特别能聊的茶客,说他每天都要来这消磨两小时:“别处喝叁泡就催结账,这儿能看着茶叶从卷到舒,像把日子也喝慢了。”

记得某个雨夜我加班路过,茶座里灯火通明。推门进去,熟识的茶客们纷纷抬头招呼,老板娘正在教新来的小妹如何把握水温。那晚我们七八个陌生人围坐在拼起的长桌旁,分食一碟花生,传看各自淘来的紫砂壶。窗外雨声淅沥,屋里铁壶咕嘟作响,有人忽然感叹:“这年头,能让人安心呆着不赶场的地方可不多了。”

现在很多茶馆都主打高端,倒是凤城这样的老场子还守着本分。青花瓷缸里永远漂着茉莉花,竹编食匣装着瓜子话梅,最贵的单丛也不过叁十五。常来的李老师说得好:“图的不是茶,是这口热气。”他退休后天天来这儿读报,有时兴起还会给茶客们说段《茶经》。

上周带外地朋友体验,他好奇为什么傍晚时分人特别多。老板娘边擦杯子边笑:“下班顺路歇脚的,买菜等晚市的,还有专门来蹭我们奥颈贵颈的——不过只要点壶茶,随你坐到打烊。”朋友后来跟我说,他最喜欢看续水时茶叶在壶里打转的样子,“像把时光也泡开了”。

如今城市变得太快,很多老习惯都消失了。但凤城茶座还保留着旧时茶馆的做派,铜壶永远在灶上咕嘟着,茶客们的杯子永远满着。或许人们来这里,不只是为着凤城场子不限次喝茶的实惠,更是贪恋这份不赶时间的从容。每次掀开那道竹帘,仿佛就跨进了另一个时空——在这里,茶凉了有人续,话头断了可以再起,而窗外的车马喧嚣,都化作了杯中浮沉的背景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