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城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,麻城有什么小巷子开门了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在聊,麻城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?这事还真勾起我的好奇心。趁着周末得空,我决定亲自去老城区转一转,看看麻城有什么小巷子开门了。
从东正街拐进石板路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油香味。循着味儿往前走,果然看见李阿姨的炸酱面馆支起了招牌。她家那口黝黑的大铁锅我认得,从前摆在巷口,现在搬进了临街的门面。“现在可以堂食啦,”李阿姨边捞面条边说,“虽然客人还不多,但总算亮起灯了。”
老手艺的新生机
再往里走,真是让人惊喜。剪纸艺人老陈的工作室也开了门,红彤彤的窗花贴满玻璃橱窗。他正在教两个年轻人剪喜字,碎纸屑落了一地。“停工这些天,手都生了,”老陈笑得腼腆,“不过老顾客还记得我,前两天还有人来订做结婚用的双喜字。”
转角处飘来熟悉的芝麻香,是那家祖传烧饼铺。王师傅系着围裙在揉面,他儿子在旁边帮忙收钱。“刚开始复工那会儿,一天就卖十几个,”王师傅擦擦汗,“现在能卖上百个了,虽然比不上从前,但总算有了盼头。”刚出炉的烧饼烫手,咬一口,酥皮簌簌地往下掉,还是那个味儿。
走着走着,忽然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。真没想到,张师傅的铁匠铺也开着门。现在需要铁具的人不多了,但他改行做起了铁艺装饰,那些铁打的玫瑰花和小动物,倒是很受年轻人喜欢。“总要试试新路子,”张师傅捶打着烧红的铁片,“这条街要是没了我这打铁声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
天色渐晚,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茶馆里飘出说书人的声音,虽然台下只坐了七八个茶客,但醒木拍桌的声响依旧清脆。卖糖人的老郑在巷子尽头支摊,糖浆在铜锅里咕嘟咕嘟冒泡,小孩子们围在旁边,眼睛亮晶晶的。
往回走时,正遇上快递小哥骑着电车进巷子。他现在每天都要来两叁趟,给网店发货,也给居民送网购的东西。“这些小巷子活起来了,我们跑得也开心,”他笑着说,“比前阵子冷清清的时候强多啦。”
路过居委会门口,听见几位老街坊在闲聊。他们说,现在最盼着那家老字号的豆腐脑店也能重新开张,还有修鞋的刘大爷,要是他的摊子能摆出来,这街巷就更有生气了。
夜幕彻底落下时,我站在巷口回望。这些亮着灯的小店像星星点点的火种,虽然不算耀眼,却让人心里踏实。或许明天,后天,会有更多的灯光亮起来吧。毕竟,这些寻常巷陌里的烟火气,才是生活最本来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