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上课喝茶辩辩群,德令哈课堂品茶群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8:31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,老张在微信上给我转了个群聊二维码,附带一条语音:“咱德令哈的茶友群,里面都是本地老师,平时聊教学也聊喝茶,进来看看?”我扫码进去,群名正是“德令哈上课喝茶辩辩群”。

群公告写着每周五晚八点线上茶话会。第一次参加时,李老师刚批完月考卷子,摄像头那头紫砂壶正冒着热气:“今天泡的茯砖,你们说现在孩子写作文,怎么都用‘测测诲蝉’?我得喝口茶压压惊。”王老师发了个捂脸的表情:“可不是嘛,上周让学生形容德令哈的星空,有个孩子写‘绝绝子’,我差点把枸杞茶喷在作业本上。”大家七嘴八舌说起网络用语入侵课堂的趣事,原本严肃的教学讨论,在茶香里变得像老友围炉夜话。

茶香飘进备课组

群里最热闹要数开学前的周末。马老师分享她设计的《昆曲入门》课件,突然问:“谁尝过配着叁炮台听的《牡丹亭》?”陈老师当即拍了自己茶台上盖碗的照片:“我试过用桂花乌龙配《游园惊梦》,下次教研活动带来给你们尝尝?”那天我们意外讨论出跨学科教案——用不同茶系比喻文学流派,生普像李白豪放,龙井如王维清雅。后来这个创意真的用在公开课上,校长还夸语文组教学有创意。

其实这个德令哈课堂品茶群聊最早只有六七个人。刘老师退休去云南带孙子前,在群里留了句话:“在德令哈教了叁十年书,最念操场东边那棵老槐树下的茶摊。现在有这群,走到哪儿都能闻到咱第二小学的茶香。”那天晚上,群里突然冒出二十多条语音,年轻老师说着课堂困扰,老教师慢悠悠讲着陈皮普洱的泡法,像极了小时候街坊四邻在院子里乘凉聊天。

去年冬天特别冷,期中考试那周群里却格外温暖。小赵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,凌晨两点还在发愁怎么处理学生矛盾。没人讲大道理,教物理的吴老师拍了张红泥小火炉:“炭火刚好,给你留了杯老白茶。”第二天小赵老师发现群文件里多了十几份班会方案,每份都标注着“亲测有效”。后来她在茶话会上笑着说,那晚看着窗外德令哈的雪,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茶暖人心”。

最近群里在筹备茶文化兴趣课,林老师翻出父亲留下的骆驼铃铛:“当年驼队从茶马古道带来砖茶,现在咱们用网络传递茶知识,这大概就是德令哈人的浪漫吧。”他发来语音时背景音滋滋作响,说是正在试验用本地黄枸杞配滇红,打算起名叫“戈壁朝霞”。

茶凉了又续,群消息提示音依旧响个不停。昨天张老师晒出学生用茶渣做的植物标本,照片边角露出半本《草原生态》教材。或许有一天,这群孩子里会有人记得,在德令哈的某个辩辩群里,老师们曾经把平凡的的日子,泡成了清甜悠长的茶汤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