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西海选场子,鸡西选拔活动现场
舞台上的灯光刷地亮起来,把整个场地照得通明。台下坐着不少人,有家长伸着脖子张望,有评委老师低头记录着什么。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紧张,还有点说不清的兴奋。这可是咱们鸡西海选场子最有看头的时候。
后台挤满了参赛的人。有个小姑娘,瞧着也就七八岁,穿着一身亮闪闪的舞蹈服,正被她妈妈拉着补妆。“别紧张,就跟平时练的一样,”妈妈小声说着,手有点抖。旁边几个半大小子凑在一块儿嘀咕,手里攥着快被揉皱的乐谱。他们的指导老师挨个拍拍肩膀:“放松点,把台下当白菜。”这话把孩子们都逗乐了,气氛顿时轻松了些。
台前台后的那些事儿
你往评委席那边看,几位老师表情各异。有位老教师眯着眼睛,手指在桌上轻轻打着拍子;旁边年轻些的评委则不停在纸上写写画画。他们看得多了,知道哪些是真有潜力的苗子,哪些还欠点火候。但每次鸡西选拔活动现场,总能发现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苗子。
这会儿上台的是个唱民歌的小伙子,一开口,那嗓音浑厚得,能把人的心震得一颤。台下顿时安静了,连后台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小了下去。他唱到高音部分,脖子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,可声音稳得像山里的石头,纹丝不动。唱完了,台下静了好几秒,才爆出掌声。
要说这鸡西海选场子,真是个挺神奇的地方。它不像电视上那些选秀节目,搞得花里胡哨的。在这儿,你能看到最真实的才艺,最朴素的梦想。有个大爷,快六十了,非要上台说段快板书。他说自己练了半年,就等着这一天。虽然说得不算特别溜,可那份认真劲儿,赢得了满堂彩。
后台的角落里,还有个妈妈在给女儿整理衣领。小姑娘抱着个差不多跟她一样高的古筝,紧张得直咬嘴唇。“记住啊,”妈妈轻声说,“上去先鞠躬,调整好凳子,深呼吸再开始。”这些细节,在鸡西选拔活动现场重复了不知多少遍,可每次听起来都那么新鲜。
轮到小姑娘上台了,她笨拙地抱着古筝,走到舞台中央。台下传来善意的笑声。可当她开始弹奏,那清脆的琴声流淌出来时,所有人都安静了。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,虽然技法还显稚嫩,但那旋律里的纯真,却打动了每一个人。
评委老师相互交换了个眼神,轻轻点头。这种发现璞玉的时刻,大概就是鸡西海选场子最珍贵的部分。它不光是选拔,更像是一次展示,让平时藏在角落里的才华,有机会站在灯光下。
活动进行到后半段,气氛越来越热烈。有个本地的二人转组合,一上台就逗得全场哈哈大笑。他们的表演说不上多精致,可那股子鲜活的生活气息,让人看着就高兴。台下的观众跟着节奏拍手,还有人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。
天色渐渐暗了,场子里的灯显得更亮了。工作人员来回忙碌着,确保每个环节都顺畅。参赛的人来了又走,有的带着满意的笑容,有的略显失落。但不管结果如何,这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特别的。在这个普通的鸡西选拔活动现场,很多人第一次站上了舞台,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表演。
夜色渐深,活动接近尾声。最后一位参赛者是个中年汉子,他唱的是自己改编的东北民歌,声音粗犷中带着细腻,把家乡的山山水水都唱进了歌里。台下的人静静地听着,有人闭上了眼睛,仿佛跟着他的歌声,看到了那片黑土地。
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掌声久久没有停歇。这不是什么豪华的演出,却是最打动人心的表演。灯光渐渐暗下,人们开始叁叁两两地离开,但那些精彩的瞬间,那些真挚的表演,已经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