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火车站300一次,丹东站每次叁百元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,那天我路过丹东站,听见两个拉箱子的外地人在那儿唠嗑。穿格子衫的大哥挠着头说:"这丹东火车站300一次是啥讲究?"旁边戴鸭舌帽的年轻人接话:"您说的是丹东站每次叁百元吧?我表叔前天刚体验过。"
当时我手里握着刚买的豆浆,差点没拿稳。叁百块在火车站能干啥?住快捷酒店都够一天房费了。抱着这份好奇,我跟着人流往出租车候客区走,结果在转角玻璃门上看见张泛黄的告示。原来这"丹东火车站300一次"指的是特色包车服务——从车站出发,司机拉着你把鸭绿江沿线五个观景台跑个遍,全程差不多四小时。
江风里的经济账
开出租的老李摇下车窗跟我算账:"现在游客都精着呢,一家叁口打表逛景点更贵。咱这丹东站每次叁百元打包价,反成了省钱妙招。"他指着对岸新义州的工厂继续说,"去年光接跨境商务客就跑了二百多趟,有人专门拍江面白鹭,有人等着抓黄昏时分的货轮照片。"
正说着,两个广东来的阿姨凑过来问价。穿花衬衫的那个掏出手机计算器:"我们要去虎山长城和江心岛,如果分开打车..."老李笑眯眯递上矿泉水:"您二位拼车更划得来,这条线我们叫'边境画廊',还能带您去江桥断桥遗址看弹孔。"
突然下起太阳雨,雨丝把鸭绿江罩成毛玻璃。老李从后备箱拿出叁把印着"丹东旅游"的雨伞:"上周叁个沉阳学生没带伞,在江边观景台淋成落汤鸡。现在每辆车都备着伞,这服务够意思吧?"他眼角笑出深纹,"其实哪是叁百块的事,是把辽东半岛的烟雨青山打包给您。"
夜市摆摊的刘姐给我舀了碗糖水,说起她女婿开车的事:"小年轻脑子活,自费考了导游证。现在接'丹东火车站300一次'的活儿,能指着对岸讲叁个版本的历史故事。"她压低声透露,"上个月有北京来的老先生,听完讲解直接加了五百红包,非要他明天接着讲。"
夜幕降临时,车站霓虹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彩带。那对广东阿姨带着满手机照片回来,花衬衫阿姨正给女儿打视频:"哎呦你看妈拍的夕阳,今天这丹东站每次叁百元花得值嘡!"视频那头传来清脆的回应:"下次带我公公也去,他当年当兵就在那边防线上。"
老李在调度室本子上画正字,今天又完成四单。他拧开锈迹斑斑的保温杯笑道:"现在年轻人会玩,要求带着找朝鲜冷面老店,要能看见厨师压面条的。昨天有个成都姑娘,拿着美食攻略非要找黄蚬子养殖场,说想看看捞蚬子的渔船。"
车站钟楼敲响七点时,晚霞正把铁轨染成玫瑰金色。我忽然想起格子衫大哥的疑问,现在倒觉得,这叁百块像是剪开时空的刀——左手边是冒着热气的烤鱿鱼摊,右手边是沉默的鸭绿江铁桥,而对岸的灯火正叁叁两两亮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