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头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识别卖家
留意这些信号要当心
最近跟几个朋友聊天,说起在包头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功能时,总会刷到一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账号。头像挺精致,朋友圈却空空荡荡,或者只有几张风景照配上模棱两可的文案。朋友老李就遇到这么一回,他好奇加了对方,刚打了个招呼,对方直接发来一串数字:“398、598、898”,把他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这种情况其实不少见。有时候你走在昆都仑区或者青山区,打开手机随便刷刷,那些看似普通的账号背后,可能就藏着某些特殊服务的推广者。他们通常不会明目张胆地写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,但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让你去猜。
比如说,他们的微信签名往往很暧昧。“懂的自然懂”、“晚上在线”、“为你解忧”这类话术,配上个性感头像,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。还有些更隐晦的,直接写“健身教练”、“养生顾问”,可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些酒店定位和模糊的自拍照。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表哥说过,这些人越来越精明了。他们不会在微信资料里留下任何敏感词,聊天时也多用暗语。比如“上课”代表服务,“茶”代表小姐,“红酒”代表价格,要不是圈内人,还真弄不懂他们在说什么。
识别卖家的实用技巧
那么,咱们普通人该怎么识别微信附近的人里的卖家呢?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就像是玩一场侦探游戏。
首先看朋友圈。正经人的朋友圈总是有生活气息的,今天吃了啥,周末去哪玩了,偶尔发发牢骚。但那些卖家就不一样了,他们的朋友圈要么特别干净,要么全是些似是而非的内容。比如深更半夜发个酒店房间的角落,或者方向盘的照片,配上“加班好累,求安慰”这样的文字。
其次看聊天方式。你刚加上好友,对方就急着问“需要什么服务”,或者直接发价目表的,八成有问题。正经人聊天都是先寒暄几句,谁一上来就谈生意啊?
还有啊,他们的位置经常变来变去。今天在万达广场,明天就跑到了钢铁大街,后天又显示在科技大学附近。这种频繁更换位置的行为,很可能是在扩大潜在客户的接触范围。
我邻居家的小伙子就遇上过这么个事。他在阿尔丁大街附近上班,中午休息时刷到一个头像很漂亮的账号,加了之后对方直接说可以提供“特殊按摩”。小伙子多了个心眼,把聊天记录截图发给了当警察的同学,后来听说那个账号确实有问题。
其实说白了,这些卖家也是在利用人们的心理。他们知道现在管得严,所以都在玩文字游戏。你要是表现得很有经验,他们就会更直接;你要是装傻,他们也会配合你继续演下去。
记得前阵子微信出了个新功能,可以设置“仅聊天”权限,这下更好判断了。要是对方设置了这个权限,又不说明原因,那你就得留个神。毕竟现在大家都爱分享生活,完全封闭自己的人,除非有特殊原因,否则确实让人起疑。
咱们在包头生活,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交个朋友本来很正常。但遇到那些让你觉得不对劲的,最好多个心眼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这句话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。
有时候我在想,为什么这些人总能想到各种新方法来规避监管?可能这就是所谓的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吧。不过作为普通用户,咱们保持警惕总是没错的,毕竟安全最重要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去年在棉纺厂小区门口看到的反诈宣传条幅,上面写着“陌生链接不要点,可疑账号不要加”。这话虽然简单,但确实是实话。现在的网络环境复杂,保护好自己比什么都强。
下次再遇到那些让你心里打鼓的账号,不妨先观察几天。要是对方真有正经事,肯定不会急着催你;要是别有用心,时间一长自然会露出马脚。这不,我那个朋友老李现在都养成习惯了,遇到可疑的账号就先晾着,过两天再看,很多这样的账号自己就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