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,蛟河150元扫码找小妹联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7:43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蛟河本地群里,总看到有人发“150元找小妹”的二维码图片,下面还附了蚕蚕号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刷到这种消息的时候,我正喝着水差点呛到——现在连这种服务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

路口电线杆上偶尔也能看到贴着的二维码,白底红字印着“扫码联系”,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爱心。有次晨跑经过,看见个大爷举着手机对着二维码比划,眯着眼睛嘟囔:“这啥优惠活动啊?扫一下能领鸡蛋不?”我赶紧低头跑过去了,心里琢磨着这哪是领鸡蛋的事儿。

藏在数字背后的门道

你发现没有?现在好多这类信息都爱用特定金额当暗号。像这个蛟河150元的价格,说高不高说低不低,刚好卡在让人有点犹豫的档口。我隔壁邻居家儿子去年遇到过类似的,扫完码付了钱,对方发来串地址让他去某个小区单元楼。他在楼下转了叁圈没敢上去,最后钱打了水漂。

这类二维码通常用几天就失效,然后换个新号继续发。有次我假装好奇问发码的人,对方回得挺直接:“怕被封号呗,现在管得严。”说完发来个咧嘴笑的表情。想想也是,真要正经生意,谁需要这么叁天两头换汤不换药?

前几天在面馆吃刀削面,听见后桌两个年轻人唠这个事。穿蓝衣服的那个说,他同事试过扫这种蛟河150元的码,结果到地方发现是个普通住户,敲开门是个老大娘出来倒垃圾。两人在楼道里面面相觑,这才知道被骗了。

现在想想,这些套路其实破绽挺多。真要正经服务,何必遮遮掩掩的?而且这价格定得也蹊跷,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的,刚好卡在让人不太心疼又有点好奇的价位上。我姑家表弟在派出所当辅警,他说每个月都能接到几起类似报案,基本都是钱转过去就被拉黑。

去年冬天有个特别逗的事,我们这片区有个大叔真去试了,结果到约定地点发现是家正规理发店。人家店里正在搞“扫码关注减150元”的活动,被别有用心的人把广告截图改了几个字重新发群里。最后大叔顺便剪了个头发,回来在小区广场逢人就夸:“150块剪的头就是精神!”

其实吧,这种蛟河本地流传的二维码,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。要说真有什么,我倒觉得未必。毕竟现在管得这么严,哪还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做生意。更多的是骗子在钻空子,利用某些人的小心思设套。

昨天路过社区公告栏,正好看见工作人员在清理小广告。那个小伙子边撕边念叨:“这月都第叁回了,刚清理完又贴上。”我凑近看了眼,最新贴的纸条上还是熟悉的那几个字,就是电话号码换了一串。这种打游击的做法,更说明问题不小。

说到这儿想起来,我媳妇她们单位前段时间搞防诈骗宣传,专门提到这种街头小广告。培训的老师说得挺在理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可能有大坑。”现在想想,这话放在这事上也合适。要是正经好事,何必弄得跟地下接头似的?

最近这种消息好像少点了,估计是整治力度加大了。不过偶尔还能在有些小店厕所隔板上看到,用马克笔写得歪歪扭扭的。每次看到这种,我就想啊,有这天天写小广告的功夫,干点啥正经活不好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