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齐哈尔大学城服务飞虫,附近校园生活助手
初来乍到,有点找不着北
还记得刚来齐齐哈尔大学城那会儿,看着周围陌生的街道,心里真是又兴奋又有点儿发怵。兴奋的是终于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,发怵的是,这地方虽说是个“城”,可具体哪儿有好吃的、哪儿剪头发靠谱、哪儿能找个安静的自习室,我是一问叁不知。那感觉,就像手里缺了张生活藏宝图,空有一身力气却没处使。
头两个星期,基本就是跟着室友瞎转悠。今天听说东门有家麻辣烫不错,呼啦啦一群人冲过去;明天又听说西门新开了家奶茶店买一送一,又呼啦啦地跑过去。效率低不说,还经常踩雷。比如那家被吹上天的炸鸡店,我们满怀期待地去,结果嘛……只能说口味这个东西,真是因人而异。
后来有一次,我为了找一个能打印复习资料的地方,在学校后门那条街上来回走了叁趟,愣是没看见打印店的招牌。最后还是问了一个路过的学长,他指了指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楼梯口,说上二楼就是。这事儿给我提了个醒,在这片儿生活,光靠两条腿和眼睛是不够的,得有个“本地通”指点才行。
一个偶然发现,打开了新世界
转机发生在一个特别普通的下午。我在一个社团群里看到有人问:“谁知道咱们这儿哪家修电脑比较良心啊?我电脑开不了机了!”下面很快就有人回复说:“你去看看‘齐齐哈尔大学城服务飞虫’那个号,上面好像有推荐。”我当时就留了个心眼,顺手就搜了一下,点了关注。
这一关注,可算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这个号里头的东西,可真不少。它不像那些官方账号,总是发一些正儿八经的通知。这里面的信息,都特别“接地气”。哪家小馆子的锅包肉外酥里嫩,哪家水果店今天搞特价,哪个健身房有学生月卡,甚至哪个教学楼晚上熄灯最晚……这些我们平时最关心,却又最没渠道了解的信息,上面居然都有。
我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一位无所不知的学长,它不说话,但肚子里全是干货。从那以后,我的生活效率直线上升。想改善伙食了,就上去翻翻美食推荐;想买点日用品,就先看看周边的超市优惠。它实实在在地成了我的校园生活助手,帮我省下了不少瞎琢磨的时间。
它更像一个生活小帮手
你说它是个多高科技的东西吧,倒也不是。但它厉害就厉害在懂我们学生的需求。有一次我钥匙忘在宿舍了,舍友又都去上课了,当时那个着急啊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在那个号里输入了“开锁”,还真就找到了一个在学校附近、口碑不错的开锁师傅电话,解了我的燃眉之急。
还有一次,我们小组作业需要找一个能讨论的地方,要求不高,就是得能说话,有电源,还不被打扰。图书馆肯定不行,咖啡厅又有点吵。后来也是在上面看到一个帖子,推荐了学校创业园里的几个公共讨论区,我们去了之后发现环境特别好,简直是小组讨论的宝藏地。
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,让我对这片大学城越来越熟悉,也越来越有归属感。它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地理名词,而是充满了各种生活细节和可能性的地方。而这个“齐齐哈尔大学城服务飞虫”,就是我探索这些可能性的第一站。
现在我已经是大叁的“老油条”了,对新生的那种迷茫感记忆犹新。所以每当有学弟学妹问我,在这边生活有什么秘诀,我都会把这个校园生活助手推荐给他们。看着他们从一脸懵到逐渐驾轻就熟的样子,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有一个地方把和我们最相关的信息整理好,安静地待在那里等你需要时去查阅,真的是一件很贴心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