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平站街快餐约学生,南平路边小吃遇同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57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平这条老街到了傍晚就特别热闹,摆摊的、下班的、放学的都挤在窄窄的街道上。我刚在公交站台停下,就看见初中同学小林从麻辣烫摊子那边钻过来,校服袖口还沾着辣椒油。

“你也来这儿吃路边摊啊?”他咧嘴笑,露出两颗虎牙,“我们学校晚自习前就四十分钟休息时间,跑这儿解决晚饭最快。”

巷子深处的灯光

跟着他往巷子里走,两边全是小吃摊。煎饼果子的面糊在铁板上滋滋响,卖关东煮的大妈正往纸杯里灌汤。空气里混着油烟和酱料的味道,说不上好闻,但特别有生活气息。小林边走边指:“前面那家炒粉摊,我们班男生轮流帮阿姨看火候,她能给多加点豆芽。”

说实话,这种站在路边扒饭的感觉挺奇妙的。你不用像在餐厅那样正襟危坐,咬一口肉夹馍,油滴到校服上随手擦擦就行。旁边修单车的大叔和送外卖的小哥都在同个摊位前排队,那种粗糙的真实感,是装修再好的店铺都给不了的。

我们最后停在一个卖烧饼的推车前。做饼的是个老大爷,手速快得看不清动作。面团在他手里转两圈就摊成饼状,撒一把葱花,贴进炉膛不过叁分钟,金黄酥脆的烧饼就出炉了。

“这爷爷的饼我吃了两年,”小林掰开烫手的烧饼,“比食堂强多了。就是得注意别让教导主任撞见,他总觉得我们在外面吃不太卫生。”

其实我知道他为什么选择来这里。学校食堂排队要二十分钟,而在这条街上,从点单到吃上热乎的,最多十分钟。对争分夺秒的高中生来说,这省下的十分钟能多做两道数学题,或者趴在课桌上眯一会儿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摊贩们挂起的灯泡在暮色里连成一条光带,照着学生们年轻的脸。有人站在垃圾桶旁边啃肉串,有人蹲在马路牙子上喝奶茶,还有个男生把作业本垫在膝盖上赶作业——这场景莫名让人想起小时候在村口大树下吃饭的时光。

“我得跑了,”小林叁两口吞掉剩下的烧饼,“还有套卷子没写完。明天还这个点?”他转身冲进人群,校服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。

我站在原地没动,看着这些穿着各校校服的学生在摊位间穿梭。他们可能来自不同学校,却都挤在这条街上解决晚饭。或许就因为这种匆忙中的自在,才让这条普通的后街成了他们短暂逃离课业压力的地方。

做烧饼的老爷爷开始收摊了,他把炉子擦得锃亮,动作慢悠悠的。有个女生跑过来要最后一个饼,他笑着摆摆手说卖完了明天早点来。那女生失望地转身,爷爷又从箱底变魔术似的掏出一个:“给你留的,知道你放学晚。”

这种藏在市井里的默契,大概就是路边小吃最打动人的地方。它不精致,不讲究,却总能在你需要时,给出最踏实的温暖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