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新茶论坛,赤峰新茶品鉴分享交流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赤峰新茶”的字眼,抱着凑热闹的心态,我也点进了这个赤峰新茶论坛。说实话,一开始真没抱太大期望,心想无非又是些广告铺天盖地的地方。
没想到随手翻了几个帖子,居然挺有意思的。有个叫“草原茶客”的网友,正分享他上周末在松山区一家新开茶室的经历。他说那儿的蒙古奶茶,用的是当地牧场的鲜奶,配上陈放了五年的茯砖,茶汤醇厚得像是能把勺子立住。光是看他这段描述,我嘴里仿佛已经尝到了那股咸香的滋味。
茶友们的真心话
在赤峰新茶论坛待久了,发现这儿最可贵的就是那份真实。大家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吹捧,好就是好,不好也直说。前两天有位大姐发了条帖子,说她在红山市场买的所谓“特级红茶”,泡出来味道寡淡。帖子下面立马热闹起来,有教她辨别技巧的,有推荐靠谱店铺的,还有几位直接晒出了自家珍藏的同款茶作对比。
这种氛围让我想起小时候街坊邻里串门聊天的情景。现在想找个人静静品茶聊天不容易,倒是在这个赤峰新茶品鉴分享交流的天地里,又找回了这种感觉。上周我还照着茶友的推荐,去了新城区一家隐藏在巷子深处的小茶馆,果然没让人失望。
老板是个健谈的蒙古族汉子,边泡茶边给我们讲他祖父当年赶着马车运茶的故事。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传统茶道太繁琐,其实啊,喝茶这件事,重要的是那份心境。他那儿的装潢也特别,墙上挂着马头琴,茶桌上却摆着现代茶具,这种新旧交融的感觉,倒是很符合现在赤峰的气质。
说来也怪,自从常来这个论坛逛逛,我发现自己对喝茶这件事的看法慢慢变了。以前就是牛饮解渴,现在会不自觉地留意茶叶的形态、汤色的变化、香气的层次。前两天约朋友喝茶,我居然也能说出个一二叁来,把他惊得直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。
最近论坛里在讨论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——怎样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茶饮。有个95后的茶艺师发了段视频,展示她创新的“调饮茶”,在传统奶茶基础上加入草原野果,色彩缤纷,看着就让人想来一杯。底下评论各执一词,有说这是胡闹,有说这是创新,争论得热火朝天。
这种争论我觉得是好事,说明咱们这个赤峰新茶品鉴分享交流的圈子里,既有坚守传统的人,也有勇于创新的人。茶文化不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慢慢演变的吗?就像赤峰这座城市,既保留着老城的记忆,又不断融入新的元素。
有时候工作累了,我就会泡上一杯在论坛里种草的红茶,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仿佛能闻到草原雨后清晨的气息。这大概就是茶带给我们的,不仅仅是口中的滋味,更是一份难得的心安。
对了,明天论坛里有位老茶人要在线分享鉴别陈年普洱茶的心得,我得定个闹钟准时参加。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,错过了真要拍大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