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私人工作室品茶,德令哈私人茶室雅叙
推开德令哈私人工作室那扇原木色的大门,茶香就轻轻飘了过来。这种香气不像香水那样浓烈,倒像是从很远的地方跟着风一块儿来的,带着高原特有的干净清冽。说实话,刚进门那会儿,我这颗从城市带来的浮躁心,还真就被这香气轻轻抚了一下。
工作室的主人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当地人,大家都叫他老马。他正坐在茶海前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,看见我来,只是抬头笑了笑,手里的动作一点没乱。“来得正好,水刚滚。”他说话带着西北人那种特有的直爽,但又莫名地让人放松。
茶香里的时光
老马这间德令哈私人工作室品茶的地方,布置得特别简单。墙上挂着一幅本地画家送的唐卡,色彩还像新的一样鲜艳;角落里摆着几个粗陶罐子,插着些叫不上名字的干枯枝桠,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好看。最让我喜欢的,是那扇朝西的窗户,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整个屋子都染成了暖黄色。
“很多人觉得喝茶是件复杂的事,”老马一边往茶壶里注水一边说,“其实啊,就是找个舒服的地方,安安静静地喝杯茶。”他这套说法,倒是很符合德令哈私人茶室雅叙的氛围。没有那么多规矩,就是简简单单地品茶、聊天,或者什么也不说,就那么坐着。
他今天泡的是陈年普洱,茶汤在白色瓷杯里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。我端起杯子小小地抿了一口,茶汤滑过喉咙的瞬间,整个人都暖了起来。“这茶,”我斟酌着词句,“好像比平时喝的更醇厚些?”
老马眼睛亮了一下,像是找到了知音:“你这舌头挺灵嘛。这是十年前收的茶饼,一直在昆明存放,去年才运过来。德令哈干燥,反倒把它的火气都褪干净了。”
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从茶叶的产地聊到保存方法,又从茶具的选择聊到水温的把握。窗外偶尔传来街上行人说话的声音,模糊得很,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。
说来也怪,在城市里总是急急忙忙的,连喝杯咖啡都要赶时间。可坐在这里,看着老马一遍遍地冲泡着同一泡茶叶,看着茶汤的颜色从深到浅,再慢慢变淡,时间仿佛也跟着慢了下来。我突然明白,为什么有人会专门来找这样一个德令哈私人工作室品茶——不是为了解渴,而是为了这份难得的宁静。
“现在人的生活都太快了,”老马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,边斟茶边说,“连快乐都要追求效率。可是你看这茶,它急不得,也快不了。你得等水烧开,得等茶叶舒展,得等茶汤慢慢凉到适口的温度。”
他这话让我想起上次去另一个朋友推荐的德令哈私人茶室雅叙,那里的主人也是个有意思的人,收藏了好多老茶具,每一件都能讲出个故事来。说起来,在德令哈这样的小城,能找到几处这样安静喝茶的地方,真是种福气。
夕阳西下的时候,我起身告辞。老马送我到门口,递过来一个小纸包:“带了点今天喝的茶样,回去想静一静的时候可以泡来喝。”
走在回旅馆的路上,嘴里还留着那普洱特有的回甘。我想,下次来德令哈,肯定还要再来这间工作室坐坐。不是为了尝什么名贵的好茶,就是为了那份在别处找不到的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