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凤城站旁巷内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25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得从上周二说起。我刚从凤城火车站出站,拖着行李箱在站前广场晃悠,打算找家面馆填肚子。这时候有个穿灰夹克的中年男人凑过来,压低声音说:“兄弟,住店不?便宜。”我摆摆手继续往前走,那人却跟上两步,用气音补了句:“还有别的服务,就在旁边巷子里,二百块。”

我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。这条巷子我经常路过,就是凤城站西侧那条窄巷,两边开着五金店和快餐店,傍晚时分总有叁两个女人靠在摩托车旁抽烟。说实在的,这价格低得让人心里发毛。现在理发店洗剪吹都要五十了,这种服务才要两百?

巷子里的明码标价

拐进巷子时,墙根积着昨夜的雨水,空气里有股铁锈混着油炸食物的味道。有个穿红毛衣的女人在打手机,看见我时把电话挂了,上下打量我的行李箱。“做不做?”她问得直接,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敲着。我问多少钱,她说老价钱,两百。见我犹豫,她又说:“就在前面出租屋,十分钟完事。”

这时有个戴安全帽的工人从巷子深处出来,边走边系裤腰带。红衣女人朝他喊:“明天还来啊!”那工人头也不回地比了个手势。我突然觉得这场景特别像菜市场讨价还价,只不过买卖的东西不同。

说真的,我挺好奇这些人的故事。红衣女人眼角有很深的皱纹,但说话声音挺年轻。她手机壳上贴着小孩的照片,不知道是不是她家的。在凤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交易里,她们怎么看待每天遇见的路人?

想起以前听跑长途的司机说过,这种城中村小巷子其实有自己规矩。价格都差不多,凤城站旁巷内200元一回算是行价,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,完事各自走人。他们管这叫“快剪”,理发的意思。

我没跟着去。不是装清高,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。那一片出租屋密密麻麻像鸽子笼,楼道里黑乎乎的。万一出点事,那可真不值当。最后在巷口买了份炸酱面,老板娘找钱时说:“刚那女的找你了吧?别信她们,有病。”

往回走时又经过那条巷子,看见红衣女人在数零钱。她把纸币抚平,按面额理好,动作很仔细。这个画面我记得特别清楚——背后是凤城火车站的大钟,她站在巷子阴影里,专注地数着那迭可能刚赚来的钱。

火车站周边总是藏着这种角落。光鲜亮丽的候车室在一头,这些见不得光的小生意在另一头。都是讨生活,只是方式不同。那句话怎么说来着——太阳底下无新事,月光照到的地方也一样。

后来我跟本地朋友聊起这事,他说那片快要拆迁了。等改造完,这些巷子会变成连锁酒店和网红餐厅。至于那些两百块一次的交易,会转移到更隐蔽的地方,或者换个形式继续存在。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,价格可能会涨到叁百,但本质上没什么不同。

现在每次路过凤城火车站,我都会朝那条巷子看一眼。有时候它在晨光里安静得像普通街道,有时候在暮色中透着暖昧的粉光。其实挺矛盾的——既希望这些灰色地带消失,又觉得,或许这也是某种生存的韧劲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