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顶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两百元的温情故事
那是个飘着煤灰味儿的老巷子,墙角青苔腻腻地滑手。我在这头等修鞋的老张头给我补鞋跟,他慢悠悠地穿针引线,忽然说起:“这条巷子啊,藏着一桩两百块钱的姻缘。”
我当是玩笑,巷子尽头那家理发店的虹姐却证实了。她边给我洗头边絮叨:“小李和小杨那俩孩子,不就是两百块钱认得的么?”热水哗哗冲着,她的声音混在水声里:“那天晚上暴雨,小李捡了个钱包,里头整两百。他在雨里杵了俩钟头,真等来了失主——就是小杨。”
雨夜里的两百块
虹姐说,那晚小李浑身湿透,小杨过意不去,非要塞他一百块当谢礼。小李死活不要,最后拗不过,说:“那你请我吃碗烩面吧。”就去了巷口那家亮着昏黄灯光的老店。?
后来小李常来巷子里转悠,说是修表,其实表好着呢。有回小杨的出租屋漏水,他掏了两百块找工人修水管,还嘴硬说:“正好之前兼职结的工钱。”这平顶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就像老墙上悄悄蔓延的爬山虎,不知不觉就绿了一片。
如今他俩在巷尾开了家小超市,早晨总见小李蹲在门口给小杨系鞋带。有回我听见她嗔怪:“当年要不是那两百块钱…”他马上接话:“要不是那两百块钱,我哪能骗到这么俊的媳妇?”两人就靠着货架笑作一团。
老张头给我鞋时嘀咕:“现在人总觉得啥都要钱,可这小巷两百元的温情故事不就摆在眼前?”我低头看修好的鞋跟,针脚密实得像要把什么绵长的心事也一并缝进去。
走出巷子时夕阳正好,把那块“平价超市”的招牌染得金黄。或许感情从来不需要标价,它可能始于一场雨、一碗面,或者某个不经意的瞬间。就像巷口那棵老槐树,年年春天都会悄无声息地发出新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