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黑河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能去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17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昨天刷手机,看到一个老同学发了条动态,配文是"故地重游,变化真大啊",照片里正是我们大学时常去的黑河女子学院后街。我盯着屏幕愣了会儿神,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:黑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这条承载了我们太多青春记忆的小街,现在变成什么样了?

说实话,我已经快五年没回过那里了。记得毕业前那晚,我们七八个人在后街那家"老王烧烤"喝到凌晨,信誓旦旦地说以后每年都要回来聚一次。可工作后大家各奔东西,这个约定就像夏天清晨的露水,不知不觉就蒸发了。

记忆中的烟火气

要说当年的黑河女子学院后街,那可是我们这帮学生的快乐源泉。不到五百米的小街,挤满了各式小店。街口的奶茶店永远排着队,老板娘能记住每个熟客的口味;再往里走是家旧书店,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总在躺椅上打盹,我们经常偷偷在里面翻漫画书。

最让人怀念的是那些小吃摊。傍晚时分,炸串的香味能飘出老远,铁板烧滋啦作响的声音听着就馋人。那家卖章鱼小丸子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,老板娘动作麻利得很,一边翻动着丸子,一边和熟客聊天。现在想想,那时候的快乐真简单,十块钱就能买来一整晚的满足。

去年听说后街在改造,我心里就咯噔一下。这种老街区改造,往往会把原来的味道都改没了。就像我老家那条小吃街,改造后变得整齐划一,却失去了原本的灵魂。所以当我站在后街入口时,心情特别复杂,既期待又害怕。

眼前的新旧交织

绕着后街走了一圈,发现这里确实不一样了。以前坑洼的水泥路铺上了青石板,路边还多了些花箱。几家老店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装修精致的咖啡馆和文创小店。不过让我欣慰的是,那家"老王烧烤"还在,虽然门面新了不少,但招牌上那个歪歪扭扭的"王"字还是老样子。

走进烧烤店,老板居然还认得我。"哟,好久没见你了,"他边烤串边说,"毕业后就没来了吧?"我点点头,环顾四周,墙面上那些泛黄的合影还在,只是又添了不少新的。老板告诉我,后街这两年确实整顿过,但不像传言说的那么夸张。"该留的都留下来了,"他把烤好的肉串递给我,"味道也没变。"

在后街转悠时,我遇到几个坐在长椅上休息的女生,看样子是学院的学生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们经常来这边。"虽然新增了些文创店,但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满足,"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说,"而且环境比以前好多了,晚上散步很舒服。"

不过她也提到,有些老摊位确实找不到了,比如我们当年最爱的那个糖画摊子。"现在偶尔会有市集活动,能遇到些手艺人,但不像以前那样天天都能看到了。"她说这话时,语气里带着些许遗憾。

站在后街的十字路口,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。有牵着手的情侣,有刚下课的学生,还有像我这个年纪,明显是回来怀旧的。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,街道在新旧交替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。

黑河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能去吗?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。它确实变了,但骨子里的烟火气还在。也许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后街记忆,而这条小街就像个慈祥的长辈,默默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。那些消失的摊位成了回忆里的风景,而新开的店铺又在创造着新的故事。

临走前,我又去了趟那家奶茶店。味道和记忆中不太一样了,但甜度刚好。或许这就是成长吧,我们总是在不断告别,又在不断遇见。后街还在那里,等着每一个想回来看看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