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
要说最近句容周边什么话题最热,估计就是那场百名学生相约叁小时的活动了。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一开始只是在聊天群里随口提了句“咱们句容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聚聚怎么样”,结果你传我我传他,两天时间就凑齐了百来号人。
那天下午叁点,文化广场东角渐渐热闹起来。穿校服的高中生和戴眼镜的大学生叁叁两两聚着,有人靠在自行车边刷手机,有人蹲在花坛边上啃冰棍。组织活动的男生抹着汗挨个点名,嘴里嘟囔着“说好一百人,这都快超了”。
意外升温的午后时光
原本计划就是简单见面聊天,谁知气氛越来越热络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突然提议:“干站着多没劲,咱们轮流讲件最近遇到的趣事?”这话像打开了话匣子。穿蓝白校服的男生说起食堂阿姨偷偷给他多打勺菜,戴鸭舌帽的姑娘抱怨室友半夜打游戏总尖叫,还有个文静女生小声分享在旧书里发现前任主人的笔记。笑声此起彼伏的,有个男生讲得太投入,手里的矿泉水都没顾上喝。
夕阳斜照时,他们已经自发围成好几个圈。有人交换联系方式约着周末打篮球,几个大二学生在讨论暑期实践,还有几个高中生围着大学生问选专业的事。穿红色卫衣的男生翻出手机相册:“你们看上次我在北山拍的照片……”话没说完就被七八个脑袋凑过来围观。
组织者本来还担心冷场,现在倒被晾在一边。他挠着头笑:“这届学生真不用带动,自己就能玩出花来。”确实,那种青涩又热烈的氛围,可不是提前能策划出来的。
天色渐暗时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举手:“咱们以后每月聚一次怎么样?就叫‘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’!”这话引来一片叫好。穿格子衬衫的女生翻着备忘录:“下个月第二个周末,老地方不见不散?”几十个手机同时响起设置提醒的叮咚声。
路灯亮起时人群才慢慢散开,还有几个意犹未尽地站在路边比划着。穿运动鞋的男生边走边回头喊:“记得微信群照片发我啊!”风里飘来零碎的笑语,某个姑娘正认真存新号码:“你说那个考研资料……”声音渐渐融进夜色里。
这样的聚会挺妙的。没有严肃议题,不搞形式主义,就是年轻人自然而然的相遇。或许下次再见时,他们中有人会带着新学会的吉他曲,有人会分享实习经历,但那份属于年轻学生的纯粹温度,应该会一直留在每个叁小时的相约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