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旧街转角十元一夜温情
英德巷的暮色总来得特别早,下午四点半光景,夕阳就已经挤不进那些挨挨挤挤的晾衣竿了。老陈蹲在杂货店门口洗青菜,忽然听见巷口传来年轻女孩的声音:“就这儿?两百块?”他抬头望去,两个穿着时髦的姑娘正对着手机屏幕指指点点。
巷子深处的蓝色木门虚掩着,门牌早锈得看不清数字。阿梅躺在床上刷手机,屏幕的光映得她脸颊发蓝。窗外飘来那俩姑娘的对话:“攻略说这家民宿特别有感觉...”“墙上还有前任房客写的爱情故事呢。”
旧街转角
转过街角是另一个世界。老式录音机里放着九十年代的歌,十块钱能买叁串豆腐块,淋着红艳艳的辣酱。五金店老板坐在矮凳上修拉链,针脚密密的。这条街时间走得很慢,慢到让人相信真有一夜温情这回事。
阿梅记得第一个在这儿留宿的男孩,大学生模样,钱包丢了,浑身上下就十块钱。她让他睡沙发,清晨发现茶几上放着热豆浆。“昨晚听见你咳嗽。”他说。那杯豆浆现在想起来还烫手。
老陈常说,这条巷子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,最值钱的也是时间。他见过穿校服的小情侣分吃一碗云吞面,也见过西装革履的男人深夜独自喝粥。两百块钱的爱情在这儿能住一晚,十块钱的温情够暖一夜。
蓝色木门后的墙壁确实写满字。“2019年春,我来过”“要考研成功啊”。阿梅从不擦掉这些,反而准备了好几支笔。有对情侣每年都来,每次添一行字,今年写的是:“还在一起”。
暮色渐浓,那俩姑娘终于找到蓝色木门。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,阿梅从里间探出头:“住店?”“嗯,网上说...” “知道,英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嘛。”阿梅笑了,眼角的细纹像绽开的菊。
夜深了,老陈收摊前照例往蓝色木门望了望。灯还亮着,这些年亮灯的夜晚越来越多了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写过墙,就藏在“高考加油”那行字后面,极小的一行:“等攒够钱就娶你”。后来他确实攒够了,可巷子拆了一半,姑娘嫁到了省城。
阿梅给新来的姑娘送热水,看见她们正往墙上写字。“我们也算经历过英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啦!”圆脸姑娘咯咯笑。墙上新增的字迹墨迹未干:“2023年夏,从上海来,相信爱情”。
街角的灯一盏盏熄灭,只剩蓝色木门里还漏出些光。明早太阳升起时,又会有人拖着行李箱来找寻故事,或者留下故事。老陈锁好杂货店的门,心想明天该多进些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