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壁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附近是否有200元爱情
夜色中的对话
昨晚在巷口吃麻辣烫时,突然听见隔壁桌两个小伙子在聊天。一个穿着工装服的小哥边挑着碗里的豆皮边问:"你说现在鹤壁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" 他对面那个染着栗色头发的年轻人噗嗤笑出声:"得了吧,现在电影票都要四五十,200块够干嘛的?"
我低头看着碗里漂浮的红油,突然想起十年前在鹤壁老城区看到的场景。那时火车站旁有条小街,傍晚总能看到相依散步的年轻情侣。他们手里捧着叁块钱的烧饼,坐在广场的石阶上能聊到月亮爬上半空。现在那条街变成了购物中心,最便宜的奶茶也要十八块一杯。
前天遇到开出租的表叔,他摇下车窗跟我感慨:"现在小年轻谈个恋爱成本太高啦!我儿子上周约会回来,说在万达吃了顿饭就花了二百多。" 我问他那时候怎么追我婶子,他眼睛突然亮起来:"那时候啊,骑个二八大杠带她去淇河边,采几朵野花就能让她高兴好几天。"
不过话说回来,或许爱情本来就不该用价格来衡量。去年冬天在新区快递点遇到一对小夫妻,女的在分拣包裹,男的忙着装车。休息间隙,男人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,两人就站在叁轮车旁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吃。那时候零下五度,他们呼出的白气都带着甜味儿。
现在很多人把"附近是否有200元爱情"当成个梗来调侃。但仔细想想,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多少无奈。房价、彩礼、育儿成本像叁座大山,让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说爱。堂妹前两天还跟我吐槽,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就带她去人均叁百的餐厅,结果后半场都在炫耀车贷房贷还得多轻松。
其实在鹤壁这样的城市,真诚永远比算计动人。上个月人民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米线店,老板娘悄悄给我看她手机里的视频:常来店里的大学生情侣,男孩用勤工俭学的钱买了对银戒指,女孩戴着戒指吃米线,眼泪都掉进汤碗里了。
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。200元能不能维系感情不重要,重要的是还愿不愿意为对方花心思。老城区电影院每周二半价,卫河公园的樱花马上要开了,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永远能看到并肩看书的身影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恰恰是这座城市里最珍贵的风景。
今早路过新世纪广场,看见头发花白的老夫妇在打太极。收势后,爷爷从兜里掏出保温杯,先递给奶奶喝。这个动作他们重复了四十年,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动人。所以啊,当我们在问鹤壁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的时候,也许该先问问自己,还相不相信纯粹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