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山学生喝茶兼职,台山学子课余品茗兼职
这几天在台山的朋友圈里,经常能看到一个挺新鲜的词——喝茶兼职。我刚开始也挺纳闷,喝茶怎么就成兼职了呢?难道现在连喝茶都能赚钱了?
后来认识了台山一中的小林同学,才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原来这所谓的喝茶兼职,其实就是台山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本地茶楼打工。台山这边的茶楼文化特别浓厚,从早到晚都有人喝茶吃点心,人手经常不够用。
台山学生的课余选择
小林告诉我,他每周六下午都会去家附近的金悦茶楼帮忙。“就是端端盘子,给客人倒倒茶,活儿不重,还能赚点零花钱。”他边说边给我看手机里穿着工作服的照片,“我们班就有五六个同学在不同的茶楼做兼职。”
说起来,这种台山学生喝茶兼职的现象还挺有地方特色的。别的地方的学生可能会去快餐店或者便利店打工,但台山学生偏偏选择了茶楼。可能跟咱们这儿浓厚的饮茶文化分不开吧。每天早上,茶楼里都是热热闹闹的,一壶茶,几笼点心,就能聊上大半天。
我跟着小林去他工作的茶楼看过一次。下午叁点多,茶楼里还是坐了不少人。有些是刚午睡醒的老人家,有些是逛街累了来歇脚的年轻人。小林端着茶壶在桌椅间灵活地穿行,时不时跟熟客聊上两句。“陈伯今天还是喝普洱对吧?”“李奶奶,要不要试试我们新到的凤凰单丛?”那熟练劲儿,一点都不像是个高中生。
茶楼的经理也挺乐意请学生来兼职:“学生们手脚麻利,学得快,而且很有礼貌。客人们都喜欢这些年轻人,觉得茶楼更有生气了。”
兼职带来的改变
小林说,这份喝茶兼职让他改变了不少。以前周末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,现在反而觉得出来工作更有意思。“你看啊,我不仅学会了泡各种茶,还认识了很多人。”他说着给我演示怎么泡功夫茶,“凤凰单丛要高温快出,普洱就要慢慢闷泡。这些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。”
我注意到他和客人打交道时特别自然,完全不像有些同龄人那样害羞。有个阿姨还特意夸他:“这孩子真不错,做事认真,还会主动帮我们老人家拎东西。”
不过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轻松。周末早上六点就要到岗准备早市,下午人多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。有时候遇到挑剔的客人,还得耐心解释。“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茶水洒在了客人身上,吓得我赶紧道歉。还好那位叔叔人很好,说没关系,还教我端茶的时候要怎么走才稳。”
台山学子课余品茗兼职的现象,其实反映了咱们年轻人越来越独立的意识。他们不再只是向家里要钱,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零花钱。而且在这种传统茶楼里工作,反而让他们对本地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小林的妈妈刚开始还担心影响学习,后来看他把时间安排得挺好,功课一点没落下,也就放心了。“他现在周末早起已成习惯,连带着平时上学都不会赖床了。”他妈妈笑着说,“而且还会跟我们讲茶楼里的趣事,感觉比以前开朗多了。”
茶楼里的老茶客们也挺喜欢这些年轻人。有位喝了叁十年早茶的老先生说:“现在年轻人懂茶的越来越少,能在茶楼看到学生娃娃,我觉得是好事。说不定哪天他们中间就能出个茶艺大师呢。”
看着小林在茶楼里忙碌的身影,我突然觉得,这种台山学生喝茶兼职的方式,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成长体验。它不像有些兼职那样纯粹是为了赚钱,而是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传承着本地的饮茶文化。台山学子课余品茗兼职,既给了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,又让传统的茶楼焕发了新的活力。
临走时,小林给我泡了杯他最近刚学会的荔枝红茶。清甜的果香伴着茶香,在舌尖慢慢化开。“这可是我的拿手绝活,”他有点小得意地说,“很多客人专门点我泡的这款茶呢。”
窗外夕阳西下,茶楼里灯火渐明。又到了晚市准备的时候,小林系好围裙,重新拿起茶壶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这份看似普通的兼职,对这些台山学子来说,或许正是一场无声的成长仪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