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2:34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从黄冈火车站出来,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对面那条小巷。说实在的,要不是赶火车的人,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。它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待在火车站对面,像是个不爱说话的邻居。

巷口那家早餐店的热气,每天早上准时冒出来。蒸笼掀开时,白花花的水汽能把半条巷子都裹住。老板娘系着有些发白的围裙,手里麻利地收拾着碗筷。“刚出笼的包子——”她拉长的尾音和火车站广播声混在一起,倒成了这条巷子独特的背景音。常来的老客都不用开口,她就知道要舀哪口锅里的粥。

巷子里的时光印记

往深处走几步,青石板路变得不太平整,缝隙里钻出几撮青苔。阳光要从两边楼房的间隙才能挤进来,在墙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斑。有个老师傅就在这样的光斑底下摆摊修鞋,他的工具箱漆色都快掉光了,可每件工具都摆得整整齐齐。

“这活儿干了叁十多年啦。”他低头纳着鞋底,针线穿过皮革发出细微的声响。他说看着这条巷子从热闹到冷清,又慢慢找回自己的节奏。确实,比起火车站里永远匆忙的人群,这里的时光仿佛走得慢些,连猫都愿意在墙角打个长长的盹儿。

再往里走,还能闻到老式剃头店飘来的皂香味。红漆木椅转了不知多少年,镜子边缘已经起了锈斑。老师傅不紧不慢地推着推子,和客人聊着菜价涨跌,或是谁家孩子考学的事。在这里理个发,不像外面那些发廊那么赶时间,倒像是来完成一个仪式。

新旧交织的日常

不过巷子也在悄悄变化。去年开的那家奶茶店,装修得亮堂堂的,偶尔会有年轻人坐在里面刷手机。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时不时穿巷而过,但他们会自觉地放慢速度——毕竟巷子窄,得给散步的老人让路。

傍晚时分最有意思。下班回来的人拎着菜匆匆往里走,而火车站出来的旅客偶尔会探头张望,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。有个卖烧饼的大叔就在这个时间出摊,他的叁轮车总停在巷子中间那段。“刚出炉的烧饼——”声音洪亮得能传到巷子两头。

住在叁楼的大爷每天这个时候都会下楼遛弯,他背着手慢慢走,遇到熟人便停下来聊两句。他说这条巷子就像个老朋友,虽然不言不语,但你知道它一直在那里。火车站建了又改建,对面的高楼起了又起,只有这条巷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,最多就是墙上的藤蔓又多爬了一截。

夜色渐深时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从火车站看过来,这些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条温暖的光带,不像候车大厅那么亮得晃眼,而是柔和的、家的感觉。偶尔有火车进站的汽笛声传来,巷子里的狗会跟着叫两声,但很快又安静下来。

这条黄冈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就这么日复一日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。它见证着火车站的人来人往,也守护着巷子里细水长流的生活。有时候想想,我们匆忙赶路时,是不是也该停下脚步,看看这些被忽略的风景?毕竟,真正的生活气息,往往就藏在这样不起眼的角落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