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品茶教室工作坊,茶艺研习课堂体验
这几天路过六堰的老街,总能看到“十堰品茶教室工作坊”新挂的米色招牌。说来有意思,我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消遣,直到上周被朋友硬拉去参加了一场活动,这才发现原来茶香里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那天的茶艺师是个梳着低髻的年轻姑娘,说话像春风似的。“咱们今天不急着一口喝完,”她边温壶边说,“就像认识新朋友,总得先看看眉眼,再听听脾气不是?”她捏着白瓷盖碗轻轻晃动,凑近时果然闻到幽香——原来这叫“闻干香”。
茶汤里有山河
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叶在玻璃公道杯里舒展开,像刚睡醒的精灵。我盯着那片碧螺春慢慢沉底,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茶园。茶艺师说这就是茶的神奇之处,每片叶子都记得它生长时的阳光雨露。我们轮流捧着闻香杯,居然真能从同一泡茶里尝出兰花香、蜜糖甜,还有个大姐说尝到了雨后青草气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学注水手法。原以为随便倒满就行,谁知手腕角度差一点,茶叶翻滚的节奏就全变了。有次我水柱太急,把茶叶冲得四处逃窜,茶艺师笑着提醒:“它怕烫呢,得像哄小孩那样慢慢来。”果然改用细水流旋冲,那茶汤顿时透亮了不少。
现在每天晚饭后,我都会按课堂教的方法给自己泡一杯。握着温热的杯子看夜色渐浓,突然就懂了为什么说“茶是日常里的诗”。这种茶艺研习课堂体验带给我的不光是技巧,更像是给生活按了个暂停键。上周邻居来串门,我还现学现卖地表演了关公巡城,惹得她直说要报名下一期。
藏在城市角落的十堰品茶教室工作坊成了我的秘密花园。这里没有快节奏的焦虑,只有茶叶与水的私语。有时候觉得,我们学的不仅是泡茶,更是找回某种从容的生活态度。下次他们开桂花乌龙专题课,我肯定第一个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