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同城饮茶,鞍山同城品茶交流
鞍山的初夏午后,阳光正好,我刷着手机突然看到"鞍山同城饮茶"的群聊消息。这才发现,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喜欢喝茶的朋友。
说起来,咱们鞍山人喝茶的历史可不短。早些年钢铁厂上班的老师傅们,哪个不是端着大茶缸子?那时候条件简单,抓把茉莉花茶,开水一冲,就是一天的精气神。现在不一样了,年轻人开始琢磨起各种茶具,什么盖碗、紫砂壶,都成了日常物件。
茶香里的相逢
上周六,我参加了第一次鞍山同城品茶交流活动。地点选在二一九公园附近的一家茶室,十来个人围坐,桌上摆着主人准备的叁种茶叶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来的不只是中年人,还有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。有个女孩说,她是被爷爷带进门的,现在反而比老人还着迷。
那天我们尝了本溪的野生茶,虽然名气不如南方茶叶,但那股山野气息真的很特别。泡茶的小王说,他每个月都会去千山脚下的茶园转转,跟着采茶工学辨识茶叶老嫩。听着他讲怎么用手感判断铁观音的发酵程度,大家都跟着比划起来。
其实这样的鞍山同城饮茶聚会,现在已经不稀罕了。光是我知道的,铁东区就有叁个固定的茶友圈,每周轮流做东。有时候在茶室,偶尔也会约到家里,反而更自在。
茶桌上的变化
记得头回去参加活动时,我还担心自己不懂规矩。真坐下了才发现,根本没那么复杂。李大姐说得实在:"茶嘛,喝着舒服最重要。"她家客厅专门摆了张茶桌,每逢周末就招呼茶友来尝新到的凤凰单丛。
现在大家条件好了,对喝茶也讲究起来。不过这种讲究,倒不是比谁买的茶贵,而是更在意合不合口味。就像老陈说的,几十块的日照绿,要是对了脾气,比上千的普洱还让人欢喜。
最近这次聚会,我们还试了冷泡茶。年轻人带来的法子,说是更适合夏天。把茶叶泡在矿泉水里,放冰箱浸一夜,喝起来特别清爽。这倒是给了我们启发,下次准备试试用鞍山本地的南果梨配茶,说不定能撞出新鲜味道。
眼看着参加鞍山同城品茶交流的人越来越多,茶友们商量着要不要搞个茶叶交换活动。把自己喝惯的茶包一小罐,互相换着尝尝。既能让每个人尝到更多味道,还能听听别人怎么泡这款茶,挺有意思的。
茶凉了再续,人来了又走,可这茶香始终飘在鞍山的大街小巷。哪天你要是路过哪家飘着茶香的店铺,没准儿就能遇见正聊得火热的茶友们。推门进去坐坐,保准有人给你斟上一杯刚沏好的热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