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虞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近郊500元的情缘故事
车站旁的约定
老张把叁轮车停在客运中心对面的梧桐树下,这是他在上虞开摩的的第七个年头。午后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,他刚点上支利群,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从大巴车下来——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手里拎着个半旧的旅行包。
“师傅,老地方。”她熟练地坐进车斗,声音轻得像阵风。老张嗯了一声,发动车子往城东去。这条路他太熟悉了,每周五下午,女孩都会坐大巴来,周日晚再坐大巴离开。去的总是那家叫“温馨港湾”的旅社,招牌掉了一半漆,住一晚刚好一百块。
旅社302房的门虚掩着,她推门进去时,男人正对着镜子整理衣领。“来了?”他转身接过她的包,动作熟练得像接过下班回家的妻子。窗台上的茉莉开了第叁茬,这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九个月。
“这周顺利吗?”她问着,从包里取出饭盒,“给你带了梅干菜烧肉。”男人眼睛亮了一下,随即又暗下去。他是附近工地的技术员,妻子在老家带孩子。五百块钱,是他们心照不宣的约定——车费两百,住宿两百,剩下一百刚好买两天菜。这种上虞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像梅雨时节偶然放晴的天空,珍贵却短暂。
菜市场的烟火气
第二天清晨,他们像寻常夫妻般去早市。她在水产摊前蹲下,仔细挑着带鱼:“要中间那段,煎着香。”男人在旁边挑番茄,和摊主讨价还价多要了根葱。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,编织成他们之间独特的近郊500元的情缘故事。
回到旅社厨房,她系上围裙煎鱼,油花溅起来烫红了手背。男人赶紧拧开水龙头,握着她的手冲水。水声哗哗里,谁都没说话。这种日子过久了,偶尔会产生错觉,好像真的能这样过一辈子。
下午他们去江边散步,有个卖莲蓬的老婆婆。男人买了两个,剥出莲子喂到她嘴边,清甜里带着微苦。她说起车间里爱占便宜的组长,他抱怨工地新来的监理太较真。这些琐碎的抱怨,反而让这段关系显得真实。
周日晚饭后,她开始收拾行李。男人往她包里塞了盒桂花糕:“路上吃。”然后递过那个熟悉的信封。这次她捏着信封,感觉比往常厚些。“多了两百。”她说。男人望着窗外:“天冷了,买件羽绒服。”这是他们认识以来,他第一次超出约定。
老张的叁轮车准时停在楼下。后视镜里,女孩一直回头,直到旅社的招牌消失在拐角。等红灯时,老张听见后座传来压抑的抽泣。他默默关上车窗,把收音机调到了戏曲频道。
回到客运中心,女孩下车前突然问:“张师傅,您说我们这样算什么呢?”老张掸了掸烟灰,指向广场上相拥的情侣:“你看那些人,花五百块吃顿饭,也是爱情。你们花五百块过两天日子,怎么就不算了?”
大巴车缓缓启动,女孩在车窗上呵了口气,画了颗心。这颗心很快在夜色中模糊,就像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,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。老张发动车子,载着下一个客人驶向灯火阑珊处。这些上虞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啊,虽然短暂,却也是照进现实的一束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