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霞90分钟品茶工作室,栖霞九十分钟茶艺体验坊
那天路过街角,不经意瞥见「栖霞90分钟品茶工作室」的木质招牌,暖黄的灯光从玻璃门里渗出来,像是老友温柔的招手。说来也怪,明明赶着去办事,脚步却不自觉地停了下来——或许是被那扇门后飘出的茶香勾住了魂?
推门进去,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用盖碗冲泡凤凰单丛,手腕轻轻抖动着,水流划出一道银弧。她抬头笑了笑:“水温刚好九十度,正等着有缘人来喝头道茶呢。”这话听着真舒坦,像是早就备好了位置,专程等着你来。
时间在这里变了味道
墙上挂钟的指针明明在走,感觉却慢了下来。在栖霞九十分钟茶艺体验坊,完整喝透一款茶刚好需要这么久。从温具醒茶到细细品味,每个环节都值得慢慢琢磨。茶艺师边烫茶杯边说:“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两小时看电影,却愿意在这儿待足九十分钟——或许因为这是专属于自己的时间?”
深褐色茶台摆着叁款不同窑变的品茗杯,我选了那只冰裂纹的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总说“茶要趁热喝”,可现在才懂,等待茶汤温度恰到好处的过程,反倒最让人期待。
第二泡的景迈山古树普洱带着野蜜香,茶艺师讲述她去年春天下茶山的见闻。她说当地采茶人总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开工,因为“带着露水的茶叶最懂如何保留山野的气息”。听着这些,嘴里的茶汤忽然就有了画面感——仿佛能看见云雾缭绕的茶山,听见采茶女的欢笑。
在茶香里遇见有趣的灵魂
斜对面坐着位退休教师,每周叁下午准时来报到。他说在这家栖霞90分钟品茶工作室认识了玩香道的琴师、做草木染的姑娘,最近正跟着邻座程序员学用茶叶渣堆肥。茶台变成了连接不同人生的奇妙站点,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故事来,又带着别人的故事离开。
茶艺师续水时提起,有位客人最初连六大茶类都分不清,现在能闭着眼睛辨别岩茶的山场。更意外的是,他把自己做木工的爱好带到这里,现在工作室里那艘用普洱茶饼包装纸折的小船,就是他的作品。
窗外车流声渐渐模糊,注意力全集中在正在冲泡的老白牡丹上。枣香混着药香袅袅升起,忽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喝茶是“生活的缓冲带”。在这个总催促我们加快脚步的世界里,能安心度过与茶相伴的九十分钟,确实成了奢侈的享受。
离开时暮色初临,茶艺师往我手心放了包试饮装:“明天要不要来试试刚到的漳平水仙?听说有特别的兰花香。”回头望去,暖黄灯光里又坐下了新的客人,就像我刚来时那样。或许明天真该再来,毕竟在栖霞九十分钟茶艺体验坊,永远不知道下一杯茶会遇见怎样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