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春怎么进品茶群,伊春如何加入品茶群组
伊春怎么进品茶群
最近总听茶友提起,想在伊春找个能一起品茶的微信群。这事儿说简单不简单,说难也不难,关键得找对路子。咱们这儿冬天长,围着火炉泡杯热茶,要是能跟同好交流两句,确实挺惬意。
我去年也是到处打听怎么加入本地茶群。后来发现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茶叶店逛一圈。伊春几家老茶庄的老板都很热情,买茶叶时顺口问问,他们往往都留着群二维码。记得有次在林都大街那家茶铺,老板边给我称金骏眉边说:"现在年轻人还愿意坐下来喝茶的不多啦,我们群里每周六都有茶友带自家茶具来交流。"
要是平时不爱逛实体店,其实本地论坛也能找到线索。伊春贴吧里偶尔会有茶艺爱好者发活动通知,下面经常附带着群号。不过得注意辨别,有些打着茶群名义搞营销的,进去才发现整天发广告。正经的品茶群通常需要验证,管理员会问你喜欢什么茶类,我当初就被问了"平时喝红茶还是普洱"这样的问题。
现在天气转凉,正是喝红茶的好时候。咱们伊春人偏爱暖身的茶,群里最近常在讨论正山小种的冲泡方法。有个茶友分享说,水温控制在90度最能激发蜜香,试了试确实不错。这种实用的小技巧,在群里每天都能学到两叁招。
其实找群的过程也是认识朋友的过程。上周茶聚时遇到位退休老师,他带来的紫砂壶养了十几年,壶身光泽温润得像玉石。大家传着看的时候,他慢悠悠地说:"茶具是死的,得靠茶汤养着;茶群是虚的,得靠大家捧着。"这话听着挺在理。
刚开始进群可能觉得插不上话,看着别人讨论岩韵、水路这些专业词有点发怵。其实待上两周就发现了,群里从茶学院学生到泡了四十年茶的老伊春都有,谁都不是天生就懂。有回我鼓起勇气问了句"怎么判断白茶年份",立刻收到五六条长语音解答,还有个大姐特意拍了不同年份白茶叶底的对比图。
最近群里在筹备冬至茶会,据说要凑齐东北特色的"叁泡台"。有个开茶室的群友提供了场地,大家正在商量各自带什么茶具。这种线下活动参加两次,慢慢就能从生客变成熟脸,认识的茶友多了,自然会有更多群邀请你。
说起来,在伊春找品茶群组,关键还是得主动迈进第一步。就像泡茶一样,光看着茶叶在罐子里永远喝不到香茗。要是你现在还没找到门路,不妨周末去河西区那几个茶城转转,或者问问常去图书馆茶艺角的朋友。说不定下回茶聚时,就能看见你带着自家茶饼来分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