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,内江包小妹个人联系号码
这两天在老家内江,总能听街坊邻居提起包小妹这个名字。你说怪不怪,明明是个挺普通的称呼,愣是成了咱们这儿的热门话题。前天在滨江路喝茶,隔壁桌两位阿姨聊得正起劲,说什么“包小妹那手艺真没得挑”,又说“要是能联系上她就好了”。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,心里琢磨着,这包小妹到底何许人也?
后来多打听才知道,原来包小妹是咱们内江本地的一位手艺人,专门做传统川菜包席。要说她做的菜啊,光是听描述就让人流口水。最拿手的是那道家常豆瓣鱼,用的是沱江刚捞上来的鲜鱼,配上她自家晒的郫县豆瓣,烧出来红亮亮、油汪汪的,鱼肉嫩得入口即化。还有回锅肉、夫妻肺片这些经典菜式,经她手一做,味道就是和别人不一样。
街坊四邻的口碑
我家楼下开小卖部的张姐跟我说:“包小妹这人实在,做事从不含糊。上次我闺女办满月酒,请了她来做席,提前半个月就把菜单定好了,用的食材都是当天现买的。”张姐边说边比划,“那天她带着两个帮手,从早上五点就开始忙活,十二桌菜愣是没耽误一分钟。客人们都说味道正,比大酒店强多了。”
不过说到联系包小妹,张姐露出为难的表情:“她这人挺低调的,平时不爱张扬。要不是熟人介绍,还真不容易请动她。”我好奇地问:“那要是想找她订席该怎么办呢?”张姐神秘地笑了笑:“得找靠谱的人问,她那个联系号码一般不随便给外人。”
说来也巧,上周我在菜市场碰到一位老同学,聊天时说起这事。他一听就乐了:“你算问对人了,我表哥上个月刚请包小妹办了寿宴。”说着他掏出手机,“我把内江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发你,不过你得答应我,别到处传,人家特意嘱咐过的。”
我存下号码后,心里反倒有些犹豫。这么贸然打过去合适吗?人家会不会觉得太唐突?思来想去,还是决定先发个短信说明来意。没想到半小时后就收到了回复,字里行间透着朴实:“您好,我是包小妹。承蒙关照,要是需要办席,咱们可以约个时间当面聊聊菜品。”
后来我和包小妹在她工作室见了一面。那是个清爽的早晨,她正在院子里晾晒辣椒。见到我来了,她擦擦手迎上来,笑容很温暖。工作室里收拾得井井有条,墙上挂着几本厚厚的菜单,每道菜都附有照片和食材来源说明。
聊起做菜的诀窍,包小妹眼睛亮了起来:“做菜如做人,都得用心。比如炒回锅肉,很多人图省事直接用现成的肉片,那可不行。得选肥瘦相间的二刀肉,先煮再晾,最后切片下锅,这样才能炒出灯盏窝的形状。”她边说边翻开相册给我看成品照片,那肉片果然卷曲得像一个个小灯盏。
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,敲定了下个月家宴的菜单。临走时我忍不住问:“为什么你把联系方式保管得这么谨慎?”她笑了笑说:“手艺人就靠手艺吃饭,接太多单子忙不过来,反而对不起信任我的客人。现在这样挺好,做的都是熟客介绍的宴席,每场都能尽心尽力。”
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,还能遇到这样坚守本分的手艺人,实在是难得。也许正因为这份认真,才让她的私房菜在内江有了这么好的口碑。那些四处打听包小妹联系方式的街坊,想必也是看中了这份难得的诚意和匠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