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掖城市如何找巷子,张掖怎样寻访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22:24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张掖怎样寻访小巷

说起张掖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七彩丹霞。那些层层迭迭的山峦确实壮观,可要真正感受这座丝路古城的脉搏,还是得往巷子里走。我刚到张掖时也犯难——导航上标得清清楚楚的大街好找,但那些藏着烟火气的小巷,就像故意和你捉迷藏。

住进钟鼓楼旁的客栈后,我向掌柜打听。这位在张掖生活了六十年的老人笑着拉开木窗,指着对面两个不起眼的拱门:“看见没?从右边那个门洞进去,别有天地。”我将信将疑地穿过门洞,突然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。青砖铺就的小路仅容两人并肩,晾衣绳在头顶摇晃,空气中飘着揪面片的香味。原来张掖的巷子从不张扬,它们就安静地守在主街背后,等着有缘人。

后来我发现,在张掖寻访小巷有个诀窍——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转角。大佛寺东侧有段斑驳的围墙,墙根蹲着几个下象棋的老人。从他们身旁绕过去,竟是一条绵延叁百多米的巷子,两旁是明清时期的木结构老宅。有户人家院门虚掩,能瞥见院里的葡萄架和压水井。这种不设防的亲切,让人恍然觉得闯进了别人家的客厅。

巷子里的节奏很特别。上午十点,还能听见拉面师傅摔打面团的啪啪声;午后阳光下,猫在柴堆上打盹,尾巴尖轻轻摆动;傍晚时分,放学回家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过,笑声在巷子里荡出回音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拼凑出张掖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有个卖杏皮茶的大姐告诉我,她家叁代都住在这条巷子里,“现在的楼房方便是方便,可少了点味道”。

在城南的木塔寺附近,我遇到正在修缮老房子的匠人。他们用传统的“干打垒”方式夯土筑墙,每夯实一层就撒上麦草。老师傅说,这些手艺快失传了,但老巷子需要这样修才对味。看着他专注地校正墙线的样子,忽然明白为什么张掖的巷子能历经风雨依然挺立——有人在不慌不忙地守护着它们。

最让我惊喜的是,这些巷子会带你遇见意想不到的风景。有次跟着烤馍的香味拐进一条窄巷,尽头竟藏着元代的水井坊遗址。八棱形的石井栏被绳索磨出深深凹痕,井水依然清冽。坐在井台边和打水的居民聊天,听他们讲述祖辈驼队的故事,那些历史书上的丝路传奇突然变得鲜活可触。

夜幕降临时,巷子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灯笼次第亮起,窗棂透出暖黄的光。有些人家把饭桌支在门口,就着一碟卤牛肉喝酒闲聊。你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,生怕惊扰这份安宁。这时候才懂得,为什么说张掖的魂不在景区,而在这些寻常巷陌间。

现在若有朋友问起张掖城市如何找巷子,我会建议他们关掉导航,带着闲心慢慢逛。当你看见墙头探出枣树枝,听见某扇门后传来秦腔唱段,那就大胆往前走。这座古城最动人的秘密,都收藏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子里,等着愿意慢下来的人去发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