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临夏中学生叁小时五百元通话
临夏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,乍一听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。一个初中生,花五百块钱就打叁小时电话?这得是什么样的电话啊。我头回听说时,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个问号。
后来慢慢了解到,这事儿其实挺让人心酸的。这个临夏中学生叁小时五百元通话,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闲聊或者煲电话粥。孩子家里老人病得严重,父母都在外地打工,临时买不到车票回来。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,家里只有个旧式座机。孩子那叁小时,是一边哭着一边给不同亲戚打电话凑钱,又联系医院咨询,中间信号还断了好几次。五百块钱的话费,是手机套餐外的高额漫游费。
电话背后的重量
说真的,现在很多城里孩子可能无法想象,五百块钱对一个农村家庭意味着什么。可能是父母在工地上搬好几天水泥的钱,可能是家里半个月的菜钱。但当你听到孩子在电话里带着哭腔说“求求您先借我,我爸妈回来就还”时,你就会明白,这通临夏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压根不是钱的问题。
我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时,为了买个新书包跟爸妈磨了好几天。现在看看这些孩子,他们在本该撒娇的年纪,却要独自面对这些成年人都觉得棘手的事情。你说他心疼那五百块钱吗?当然心疼,但在那一刻,他更害怕的是失去亲人。
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。我们是不是太习惯用数字来衡量价值了?五百块,叁小时,乍看像笔不划算的买卖。可当你看到孩子红肿着眼睛却坚持把每个电话打完时,你就会懂——有些东西,真的不能光用钱来计算。
现在很多人总爱说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但说这话的人可能没想过,这种“早当家”背后有多少无奈。哪个孩子不想在父母怀里撒娇呢?只是生活没给他们太多选择。
后来听说,村里几个年轻人知道这事后,教孩子怎么用网络电话,怎么在手机上办理更便宜的套餐。你看,有时候一点点帮助,就能让下一个遇到困难的孩子,不必再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。
放下手机,我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。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,还有孩子为了一通救急的电话,要付出整整五百块的代价。这通临夏中学生叁小时五百元通话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很多现实。
也许下次当我们随手充一百块话费时,可以想起这个故事。想起在某个我们不太熟悉的地方,有些孩子正在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,努力地守护着他们珍视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