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溪找个女人过睡一晚,贵溪约伴共度夜晚
夜幕下的贵溪街头
路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晕开光圈,叁轮车夫靠在车边刷着短视频。我站在便利店的霓虹灯下,看着手机屏幕暗了又亮。贵溪找个女人过睡一晚——这样的念头突然冒出来,连自己都吓了一跳。
其实哪是真的要找什么人,不过是这座城市太大了。从厂区宿舍望出去,每扇窗都亮着别人的故事。上周老陈说他在人民广场认识个伴儿,现在下班都有人留盏灯。可我知道这事强求不来,就像车间主任常念叨的,机器还要讲究个匹配度。
转角遇到的小酒馆
拐进巷子时闻到桂花香,才发现立秋都过了大半个月。前面有家小酒馆亮着暖黄的灯,木门虚掩着传出老歌。推门进去时风铃叮咚响,老板正擦着玻璃杯:“生啤买二送一,一个人?”
这话问得人心里发酸。要了两瓶九江纯生,冰块在杯壁凝结水珠。驻唱姑娘拨着吉他唱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,后排有对男女头靠着头说话。突然想起白天在群里看到的消息,有人发“贵溪约伴共度夜晚”,底下跟着各种调侃表情包。
其实谁都明白,在这座金属加工名城,多少外地人把青春耗在流水线上。上个月五号厂房的小李结婚,新娘是相亲认识的,从见面到摆酒不到六十天。他说这辈子大概遇不到爱情了,但总要找个人相互取暖。
凌晨两点的对话
“您这啤酒都快变温的了。”老板又递来杯新的,“算我请的。”他指着墙上的照片,都是熟客留下的拍立得。有张大合照里,七八个人围着火锅笑得见牙不见眼。“都是像你这样半夜逛过来的,现在都成老友了。”
突然理解那些发帖找伴的人。或许他们要的不是肌肤之亲,而是在加完班的深夜里,能有个人说句“今天累不累”。就像此刻吧台这边,两个刚下夜班的工友在讨论哪家烧烤摊还开着,声音里透着卸下疲惫的轻快。
手机震动了下,老家母亲发来语音问什么时候回去相亲。我盯着那句“叁十出头该成家了”,忽然想起车间新来的贵州小伙。他床头贴着女朋友照片,却说已经两年没见面。“存够钱就回去结婚”,这话说了整整叁个季度。
天快亮时想通的事
走出酒馆时东方泛着鱼肚白,扫街的阿姨正把落叶拢成堆。昨晚纠结的贵溪找个女人过睡一晚,现在想来像个荒唐的冷笑话。倒是在酒馆听见的对话让人触动——染着蓝头发的姑娘说,她来贵溪叁年,最感动的是生病时房东阿姨端来的那碗粥。
或许在这座城市里,我们缺的不是露水情缘。就像隔壁桌大叔说的,他每天来坐会儿,就为听人说句“老规矩半斤卤味”?那些发帖寻找贵溪约伴共度夜晚的人,要的或许就是这种被记住的习惯。
早点摊开始冒出蒸汽,我要了碗拌粉多加辣。老板娘记得我不爱葱花香菜,这让人莫名踏实。或许真正的温暖就藏在这些细节里,比任何速成的关系都来得长久。电子厂早班的铃声响了,新的一天又要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