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安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高安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室
路过城南老巷子的时候,总能看到"高安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那块木招牌,被雨水冲刷得发白。街坊们端着搪瓷杯在门口唠嗑,空气里飘着茶香和家常话,这场景比什么广告都来得真切。
茶碗里装着人间烟火
工作室的刘师傅常说,他们搞的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茶道,就是帮街坊们找到那杯最对味的茶。去年冬天有个小姑娘来选婚宴用茶,试了七八种都不满意。刘师傅也不急,慢悠悠煨着炭炉说:"好比找对象,总得遇到最合眼缘的。"最后尝到本地老茶农的手工茶时,姑娘眼睛一亮——就是这种带着山野气息的清爽。
这样的故事在工作室里太常见了。他们最近在筹备"高安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室"的新项目,听说要把散落在各乡镇的好茶都请来打擂台。负责采购的小张天天往山里跑,回来时裤脚沾着泥,却乐呵呵地抱着茶饼:"在茶农家里现炒的龙井,那香气能把人魂儿勾走。"
茶香飘过的日子
其实评选这事儿挺有意思。不像电视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竞赛,在这儿,种了四十年茶的老茶农和年轻茶艺师能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掰茶饼。上个月我去看初选,有个奶奶端着搪瓷缸来参选,她说这茶方子传了叁代,虽然包装朴素,但滋味醇厚得像陈年老友。
工作室的人管这叫"舌尖上的乡愁"。他们不搞复杂打分,就准备叁把陶壶轮流冲泡,评委们捧着粗陶碗细细咂摸。有时候为了某种茶该不该晋级,几个老师傅能争论到月亮爬上屋檐。这种较真儿,反倒让人心里踏实。
现在走在高安街头,常能听见街坊讨论今年的茶王会花落谁家。菜市场卖豆腐的阿婆都知道:"城东工作室在办喝茶大选咧!"这倒成了小城一景。茶这东西说来奇妙,能把那么多不相干的人聚到一块儿,在氤氲茶香里找到共同的念想。
工作室的玻璃柜里渐渐摆满了各地茶样,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。有次看见他们给获奖茶系红绸带,那郑重其事的模样,像是在给远行的游子整理衣冠。或许这就是高安人的脾气——把对生活的热忱,都泡在这一盏清茶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