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品茶上课群,恩施茶艺学习交流圈
最近总听朋友提起恩施品茶上课群,说里面特别热闹。出于好奇,我也加入了几个这样的群聊,没想到就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刚进群那会儿,我看着满屏的茶友发言有点发懵。有人晒出自家的玉露茶汤,青碧透亮得像块翡翠;有人追问冲泡恩施玉露的水温到底该多少度;还有位阿姨一口气发了十几条语音,急吼吼地问她家茶饼怎么存出了霉味。正当我划着屏幕,群主发了段现场炒茶的小视频,铁锅里的茶叶噼啪作响,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那股子青草香气。
从玻璃杯到盖碗的转变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,我直接端着办公室的玻璃杯就去了。到了现场才发现,老茶客们个个带着自己的茶具,有位大姐的紫砂壶都养出包浆了。那天学的是恩施玉露的传统冲泡法,老师演示时特意强调:“水温不能太高,80度刚好,咱们恩施茶嫩,烫坏了就可惜了。”我照着做,果然泡出的茶汤格外鲜爽,跟平时开水闷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在恩施茶艺学习交流圈里泡久了,渐渐认识了形形色色的茶友。开茶庄的老陈总爱讲他收茶时的趣事,说去年在屯堡乡遇见位老茶农,家里的传统工艺做得那叫一个地道。幼儿园老师小周则是拍照高手,经她手的茶汤总是格外上镜,群里都说她是“用镜头泡茶的人”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这个恩施品茶上课群从不在意谁的专业水平高低。有次我鼓起勇气晒出自己泡的茶,虽然茶叶浮沉得不太美观,却收获了好多真诚的指点。李姐说:“妹妹你看,注水时再轻些,茶叶就不容易翻滚了。”老王哥更热心,直接约我周末去他店里,说要亲手教我怎么用盖碗。
说来也怪,自从加入这些茶友行列,连早晨泡茶都成了享受。听着热水注入杯中的声音,看着茶叶慢慢舒展开来,整个人都静下来了。上周试着按群里教的方法,给爸妈泡了壶恩施红茶,老爷子居然破天荒地夸了一句:“这茶,喝着舒服。”
前两天群里又在讨论春茶上市的事,大家约着周末去茶城转转。我翻着聊天记录,忽然觉得,这片小小的茶叶,不仅连着恩施的青山绿水,更连起了这么多原本陌生的人。或许这就是恩施茶艺学习交流圈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让品茶这件事,从单纯的滋味享受,变成了有温度的生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