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原那里有站小巷的,开原那条车站旁的小巷
开原那里有站小巷的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这次去开原,心心念念的不是什么着名景点,反倒是朋友口中一个模模糊糊的地方——开原那里有站小巷的。这话听着就带着点神秘感,对吧?“那里”、“站小巷的”,连起来像一句暗号,勾得人心痒痒。
朋友也说不清具体叫什么名字,只反复念叨:“就在老火车站旁边,你一走就能看见,一条挺有年头的小巷子。”得,这线索也算够了。我寻思着,这开原那条车站旁的小巷,到底藏着什么光景呢?
到了地方,还真不难找。它就安静地偎在车站的喧闹边上,像个习惯了人来人往,却又自带一份宁静的老人。巷口不宽,两旁的楼房墙壁斑驳,爬山虎密密地盖着,阳光筛下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。
我慢悠悠地往里走。巷子里的世界和外面完全是两个节奏。外面是车流不息的马路,喇叭声、引擎声混成一片;里面呢,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,偶尔有几声鸟叫从谁家的阳台传来。一位大爷坐在自家门前的马扎上,捧着个大茶缸,眯着眼打盹儿,他脚边的花猫也懒洋洋地翻着肚皮。这画面,一下子就让人的心静了下来。
再往里,烟火气就浓了。有家小店门口支着个小煤炉,上面的蒸笼呼呼地冒着白气,面点的香味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。老板娘系着围裙,正和隔壁卖杂货的大婶聊着天,说的都是家长里短。我买了几个刚出笼的包子,热乎乎地捧在手里,感觉比城里大饭店的山珍海味还要香。
我一边吃,一边打量着这条巷子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,墙角堆着些不碍事的杂物,晾衣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裳,随风轻轻摆动。每一扇窗,每一扇门后面,似乎都藏着一段平淡而真实的日子。我想,所谓的“站小巷的”,或许指的就是这种状态——不急于赶路,只是停在这里,站着,看着,感受着流淌而过的时间。
巷子不长,一会儿就走到了头。尽头连接着另一条稍宽的街道,现代生活的气息又重新扑面而来。我回头望了望,那条静谧的巷子仿佛一个被遗忘的角落,依然固守着自己的节奏。这一趟寻找开原站小巷的的经历,没看到什么惊人的风景,却像喝了一杯温润的清茶,滋味都在后头。
有时候,旅行的意义或许就是这样,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,而在于你是否真正走进过一个地方,哪怕它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。它能让你从熟悉的忙碌中暂时抽离出来,看看别人怎么生活,也想想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