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南雄街边小巷位置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5:12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雄街边小巷的那些事儿

昨天和老乡喝茶,他突然问我:"你说咱们南雄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?"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,这话倒是勾起不少回忆。现在导航软件确实方便,可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生活气息,还真得靠两条腿去丈量。

要说南雄的街巷啊,就像老榕树的根须,纵横交错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。老城区的建国路一带,至今保留着连排的骑楼,二楼雕花的木窗半开着,晾衣竿横过巷子上空,挂着轻轻摇摆的衬衫。下午四点光景,放学的小孩们背着书包从拱门下跑过,拖鞋啪嗒啪嗒响,惊起了趴在青石板上午睡的狸花猫。

往步行街后头拐,会遇见些意想不到的风景。有户人家在墙根种了叁角梅,紫红色的花瀑垂了叁米多长,把整面灰墙都点活了。街角修鞋匠的摊位前总放着两张小凳,等待补鞋的工夫,邻里间就聊开了家长里短。这些看似普通的南雄街边小巷位置,其实装着最鲜活的生活图景。

想起叁年前改造前的和平路,那才叫热闹。早点摊的蒸笼冒着白雾,炸油条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。现在街道整洁了许多,但总觉得少了点温度。好在隔两条街的民主巷还保留着早市,天蒙蒙亮就摆出新鲜的青菜,沾着晨露的菜叶青翠欲滴,菜农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招呼着过往行人。

有次我为了找家传统竹编店,在巷子里转了近半小时。最后在一位纳凉老人的指点下,才在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弄堂里找到店面。老师傅坐在满地的竹篾中间,手指翻飞编着竹篮,他说这条巷子在他家门前拐了叁个弯,"南雄的巷子啊,就像竹编的纹路,看着乱,其实都有道理。"

如今新城区的道路笔直宽阔,导航软件能精准定位每个门店。可那些藏在老城区里的南雄街边小巷位置,依然要靠脚步去熟悉。每个转角可能遇到挑着担子的豆花贩,每扇木门后可能藏着传承叁代的手艺人。这些巷子不像商业街那样张扬,它们默默地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晨昏日常。

黄昏时分最适合在滨江路一带散步。江风带着水汽拂过脸旁,沿岸的巷口陆续亮起暖黄的灯。大排档开始摆出塑料桌椅,炒田螺的香味伴着锅铲碰撞声飘来。几个老人坐在堤岸的石栏上,望着江面闪烁的波光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往事。这样的场景,在规整的新街区反而难得一见。

其实无论在哪个城市,真正动人的从来不是地标建筑,而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寻常巷陌。它们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输送着最真实的生活养分。下次要是有人问起南雄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我大概会告诉他:放下手机,从任意一条老街走进去,答案自然会在某个转角等你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