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河品茶上课微信,双河约茶学习交流群
最近总听茶友们提起双河品茶上课微信群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扫码加入了。没想到这个群还挺热闹,每天都能看到茶友们在里面交流心得。
刚进群那会儿我还在想,这不就是个普通的茶友群嘛。直到上周叁晚上,群里突然冒出条消息:“明天下午在文化馆有个白茶品鉴小课堂,谁有空来?”后面跟着一串举手表情。我正好闲着,就也跟着报了名。
那堂特别的品茶课
第二天到了现场才发现,来的人比想象中多。负责讲解的李老师是位老茶人,他边泡茶边聊:“你们看这白毫银针,像不像裹着层细绒毛?”大家围坐一圈,端着茶杯仔细端详。坐在我旁边的大姐突然说:“这茶汤的颜色,跟我老家山泉水的颜色真像。”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其实在双河约茶学习交流群里,这样的活动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次。有时候是专业的茶艺师来上课,有时候就是茶友们自发组织的小型茶会。上周六我们还在城南的茶室办了个“盲品会”,把各种茶叶去掉包装,光靠闻香和品尝来猜品种,可把我难住了。
记得有次我在群里问:“为什么我泡的岩茶总是带着涩味?”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七八条回复。有位叫“老陈”的茶友特别热心,他发了段语音详细讲解水温控制,还分享了自己摸索出来的“快出汤”诀窍。我按照他说的方法试了试,果然泡出来的茶顺口多了。
现在这个群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地方。早上起来就能看到有人分享今日茶单,傍晚时分常有人发喝茶的照片。前两天还有个年轻人问:“想给老爸买套茶具,大家有什么推荐吗?”底下顿时冒出二十多条建议,从盖碗到紫砂壶,从淘宝店铺到实体店地址,应有尽有。
有时候觉得,这个群就像个随时在线的茶馆。大家素未谋面,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。谁买了新茶会来分享,谁遇到问题大家都会帮忙出主意。前两天群里还在讨论要不要组团去茶山参观,已经有不少人表示感兴趣了。
最近群里来了位年轻的茶艺师,她经常发些简短的泡茶视频。用手机随手一拍,配上简单的解说,看着特别亲切。有次她演示如何用普通玻璃杯泡绿茶,教大家怎么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状态,这种接地气的小技巧特别受欢迎。
说起来,这个双河品茶上课微信群里最让我感动的,是那种互相分享的氛围。不像有些群整天发广告,这里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茶。从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到退休的老先生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。有时候聊着聊着,就从茶叶聊到了生活,从茶具聊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。
前几天群里在讨论春茶上市,消息刷得特别快。有人在问今年的龙井品质,有人在团购安吉白茶,还有人在分享自己在家炒茶的心得。我边喝茶边看着不断跳动的消息,忽然觉得,虽然大家隔着屏幕,但这份对茶的热爱却是实实在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