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川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是卖东西的
现在用微信的人太多了,走到哪儿都想打开“附近的人”瞅瞅。不过最近在汉川,好多朋友都在嘀咕,这列表里刷出来的人,到底怎么看出来是专门做生意的呢?这个问题挺实际的,毕竟谁都不想贸然打招呼却撞上推销广告。
其实这事儿有点像“看图说话”。首先得留神头像和相册。要是头像直接是个二维码,或者背景图大大咧咧写着“齿齿特产”“厂家直销”,那基本就没跑儿了。点开朋友圈,如果连着好几屏都是产物图,配上“今天又出货一批”“需要抓紧联系”这类话术,感觉就像在翻商品目录,那对方八成就是个卖家。
那些不太明显的信号
也有些情况没那么直白。比如有人头像用生活照,朋友圈也发点日常,但隔叁差五就会插一条商品信息,文字里还总带着“私聊优惠”这种暗示。这种算是“半隐形”的销售方式,需要多翻几条动态才能摸清路数。
再有个小窍门是看微信名和个性签名。名字里带“础0”开头或者“批发”“代理”字眼的,目的性就比较强。个性签名要是留手机号、写“资源互换”“欢迎合作”这类商务用语,也很能说明问题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人做微商也挺注意形象的,不会把广告打得那么硬。
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有时候刚通过好友申请,对方马上发来段标准化的欢迎语,接着就问“需要什么产物”?这种干脆利落的开场白,基本上就摊牌了。要是聊两句发现对方总把话题往某个商品上引,那也可以确定是在做生意了。
其实在汉川这样的地方,微信上遇到卖家挺常见的。本地特产、服装代购、社区团购,各种各样的小生意都在上面做。关键是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,知道怎么通过这些细节来判断对方的身份。这样既不会错过真正想交的朋友,也能高效地处理那些商业信息。
话说回来,就算确认对方是卖家,也没什么不好的。现在很多人靠这个谋生,只要产物靠谱、态度真诚,说不定还真能买到需要的东西。我有个亲戚就在微信上卖自家做的鱼丸,味道特别正宗,街坊邻居都爱找她订。
所以啊,下次再刷“附近的人”,不妨把这些当成观察的小乐趣。看看头像,翻翻朋友圈,从蛛丝马迹里拼凑出对方真实的身份。时间长了,你扫一眼就能有个大概判断,根本不用多费脑筋。
当然啦,要是实在拿不准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问一句。真诚地打招呼,问问对方是做什么的,大多数人都不会介意表明身份。这样交流起来反而更轻松,没必要猜来猜去的。
在汉川用微信这么久了,感觉这已经成了本地生活的一部分。不管是交朋友还是做生意,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。多留个心眼没坏处,但也不用太过防备,说不定哪天就通过这个功能发现不错的店铺,或者认识到有趣的人呢。